其实商毅根本就没有把这些南明旧臣放在心上,还是那句话,关他们只是暂时,等国家稳定下来之后,就把他们都放了,要不然老是关着他们,也没多大意思,还要花钱养着,太不划算了。
这时己经进入了后明六年、清顺治七年(1650年)四冃,在南方战场前线的各部队也都休整得差不多了,**部也认为,可以进行第二阶段的战斗了。
不过这时战局发生了一些变化,占据云南的大西军余部,接受了永历朝廷的招安,正式加入了永历朝廷,与中华军为敌。
原来张献忠在四川战死之后。大西军在张献忠的妻子陈氏、宰相汪兆龄,和他收养的几个义子孙可望、刘文秀、艾能奇的领导下,收集溃散的大西军余部,重整队伍,率军出川南撤,从川南首先进入了贵州地区,获得了难得的喘息时佪。
而这时大西军的领导层出现了分裂,在贵州的休整期间,孙可望、艾能奇、刘文秀等人也仔细的反思了张献忠的作为,认为大西军以后不能像张献忠那样,胡乱杀人,动辄屠城,还是当以收陇人心为主。而陈氏和汪兆龄则仍然主张滥杀政策。
结果孙可望、艾能奇、刘文秀三人联手杀死了陈氏和汪兆龄,这样就形成了以三人集体领导大西军的体制。而在这三人中,孙可望的年龄最大,而且原来的地位和威信也比另二人高,因此成了三个中间的主要领导人。但重大事情,还是由三人一起商议决定。
而在整肃内部之后,三人也严令各军:自今非接斗,不得杀人。也使大西军出现了气象一新的状况,在贵州省期间,大西军基本能做到秋毫无犯。
不过贵州民贫地瘠,而且又腹背受敌,并不是长驻建基之地,因此三个人也在寻找可以建立基础的地方。而就在这时,明朝的云南石屏土司龙在田邀请大西军进入云南,帮自己平叛。
在崇祯十二年(1639年)的时候,张献忠曾受过明朝的招抚,在湖北谷城驻扎了大半年时间。当时龙在田被明廷调往内地,在湖广、河南平乱,在名议上他是张献忠的上司。而张献忠当时出于策略考虑,曾经拜龙在田为义父,并且从他那里得到了马匹、军械,因此当时张献忠部下的众将,和龙在田的云南jūn_duì 来往交从比较近密。
后来龙在田己被调回云南,正好这时云南当地的土司沙定州举兵作乱,龙在田不敌沙定州的叛军,跑往大理躲避。听说大西军余部占领了贵州,马上派人携密信通知大西军,请大西军入滇,帮助自已平定叛乱。
结果大西军的战斗力和中华军当然没法比,也不如清军或吴三桂的川军,但比起沙定州的叛军来,还是绰绰有余,入滇之后,很快就击败了沙定州的叛军,占领了昆明,并且与明朝的云南总兵杨畏知、黔国公沐天波达成协议:一,不用大西年号;二,不妄杀人;三,不焚庐舍、yin妇女。双方合力,只用了不到一年的时间,就迅速的占领了云南全境,并擒杀了沙定州。
一统了云南之后,孙可望自称平东王,以刘文秀为抚南王,艾能奇为定北王,封官设职,以杨畏知为华英殿学士兼都察院左都御史,沐天波仍为黔国公,大西军的原将领严似祖为吏部兼礼部尚书,王应龙为工部尚书,丁序焜为户部尚书,任僎为副都御史掌都察院事,马兆羲为学院,张虎为锦衣卫。但并沒有建国立号。
然后孙可望等人在云南悉心经营,前后近三年,云南全境大抵平静,既没与清军发生战斗,也没与南明政权有太多接触,基本处于一种相对封闭的境地。由于政策措施正确得当,云南地区的社会安定,生产迅速恢复发展,大西军对云南的统治日益稳定,实力已经大大增强。比张献忠在四川的时候,还要强盛,居说总兵力可以达到三十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