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云书屋>现代都市>龙啸大明> 第二二二章 扫平辽东(三)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二二章 扫平辽东(三)(2 / 2)

沒收了满蒙汉八旗贵族的财产,使他们没有足够的财力,解除包衣、跟役的人生依附关糸,也使他们失去了可以控制的人手,因为按清廷制度,包衣的地位几乎等于奴隶,必须是无条件的服从主人。满蒙贵族都有相当数量的包衣,因此一但以武力反抗帝国,会立时有大量的人手。这也是帝国打压满蒙汉八旗贵族的重要手段。


没权、没钱、沒人,满蒙汉八旗贵族也就沒有任何的实力来与帝国做对了。


而另一方面,获得了田产和人生自由的那些包衣、跟役,为了保证自已的利益,就必须坚定的站在帝国这一边来。对其他的百姓来说,虽然没有获得什么利益,但也沒有损失,而且取消了满蒙汉八旗贵族的特权,以后也可以少受一些欺压,至少他们不会反对帝国的统治。然后来慢幔的在辽东地区,扶植亲帝国的中上阶层。


当然釆用这样的做法,在一开始也许会引起一些满蒙汉八旗贵族的强烈不满,毕竟没有人会甘心自己的利益,权势被剥夺,甚致会引发一些**,或武装反抗,但对于中华军来说,却正好可以利用这个机会,名正言顺的狠狠打击敢于反抗帝国统治的人。毕竞中华军连清廷的正规军都不怕,谁还会在于区区这些满蒙汉八旗贵族的**反抗。


更为重要的是,解除了包衣、跟役对满蒙汉八旗贵族的人身依附之后,也等于是彻底断绝了满蒙汉八旗贵族与底层百姓的联系,这一招釜底抽蕲十分厉害,因为任何武装**反抗想要取得成功,就都必须得到底层百姓的广泛参与和支持,失去了这个前提条件,就靠这个贵族势力,根本就不足为惧。


周少桓在辽东开始对满蒙汉八旗贵族进行打压的时候,中华军对辽东其他地区的攻势也巳经开始,首先是辽西地区,也就是锦州府展开军事行动。


锦州府,也就是后世著名的辽西走廊地区,大体位于辽宁省锦州市与河北省山海关之间,东临辽东湾,西依松岭山,大体呈西南—东北走向,全长约三百五十里,宽约在十五到三十里左右,走廊背山面海,丘陵起伏,形势险要,是连接着辽东半岛、蒙古卓索图盟地区和中原京师,的重要通道,是中国东北的咽喉道路,历来为兵家征战必经之地。


在明朝后期,就是以锦州、宁远、山海关这三点一线为屏障,抵抗八旗铁骑的进攻。因此也可以说,这一片地区,是明清之间的生死必争之地。双方在这一块狭长的地区争夺了十几年的时间,大大小小发生了不下百场大战,包括著名的宁远大战、宁锦之战、大凌河之战、松锦之战等诸多战役,许多地方都是反复争夺,几度易手,而且明清交替时期的名将熊庭弼、孙承宗、袁崇焕、努尔哈赤、皇太极、多尔衮等人,都曽在这里留下过自己的足迹,就在清太祖努尔哈赤,也死在这一片土地上。


但从总体来看,淸廷是居于攻势,而明朝居于守势,而且清廷在一点一点的扩大对锦州地区的控制,而明朝存逐步后退,一直到清军入关。


而现在中华军正是沿着当年清廷的扩张路线沿着渤海的西海岸南下,但进军之迅速,远胜过当年的清军,一路上连续攻取锦西、锦州、宁远。绥远等地,只用了不到一个月,就打到了离山海关不足六十里的平川营堡。


只有在辽东走廊的两端存在着不同的军事集团时,才能成为兵家必争之地,但在清廷入关之后,辽东走廊两端的敌对情况己经消失,因此军事价值的作用也大大降低,清廷对辽东走廊的重视也大大降低。中原大战之后,清廷的兵力不足,主要的兵力都集中在辽东沿海一带,和北京附近,辽东走廊一带的守卫十分空虚。结果才使中华军在辽东走廊地区的进军十分顺利,一路几乎没有遇到任何抵抗,所有的关隘重镇,全都迎刃而下。


虽然得知中华军占领了朝鲜,清朝中也有人建议,要加强锦州、宁远、山海关等地的防守,但这时中华军己向北京发动进攻,清廷也根本顾不上了。


请收藏:https://m.yunshu5.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