堵胤锡怔了一怔,有些不敢确定道:“组织民兵,结寨自保?”
其实在中国古代,由于jūn_duì 的数量有限,而且交通不便,信息不畅,因此在边境地区百姓自己组织民兵,结寨自保,亦民亦兵,是很正常的事情,如明朝的九边地区,基本都是全军皆兵。商毅刚来到这个时空的时候,也在山东组建民团。
但问题是现在的宁古塔地区本来是清廷的老家,满族的龙兴之地,当地的土著达斡尔人、鄂伦春人,虎尔哈人等,都巳被满族编入了八旗,实际已并入了满族,因此让当地的百姓组织民兵,结寨自保,是否是养虎为患呢?而且听商毅的口气,还打算给他们配备火枪弹药,万一这些满人心怀故国,一但枪弹到手,然后举旗反叛,岂不是后患无穷吗?
看到堵胤锡的表情,商毅就知道了他的想法,笑道:“堵卿,你是担心边民不服王化,一但结团组军,会滋生事端来吗?”
堵胤锡忙道:“皇上明鉴,臣确实有这个担心。”
商毅微微一笑,摇了摇头,道:“我中华帝国虽以汉族为主体,然而其他边少民族众多,若想保证国家长治久安,唯有各民族一视平等,不偏不倚,方可使其他各民族真正归心,因此朕才在蒙古推行,蒙人治蒙之策,现在满人也巳并入中华,那么就再不可以敌族、外族而视之,唯有如此,才可以收服其心。现在俄国侵我东北之境,残杀当百姓,我们正好可以借此机会,驱逐俄兵,护境保民,以示政府对满人亦视为己民,以收人心。只要是人心归复,纵然有一二野心者,企图复避清室,亦无人响应相从,既是如此,又怎么不能让他们结团自保呢?而且不仅是满民可用,就是归复我中华的满族将领,也同样可以启用,如清廷的宁古塔将军沙尔虎达父子,主动归服中华,他们久居宁古塔边境,熟悉地理人情,如果给予重任,也能为我中华大用。”
顿了一顸,商毅又道:“何况八大军区换装之后,剩余的旧式火枪有五十余万支,这些火枪留在库房中也是烂掉、坏掉,不如分发给边境民,以示朝廷视为己民,对其信任之意,而且还能增强他们的战斗力,使其能够御敌自保,岂不是两全其美吗?”
堵胤锡听了之后,也向商毅施了一礼,道:“皇上英明,为臣所不及。”
其实商毅心里十分清楚,满人的人口并不多,加上入关近十年,大部份都迁到了关内,留在关外的只是少数,而大多都集中在辽宁省地区内居,而住在黑龙江北部一带地区的,更是少之又少,让他们结团练兵,给他们一些火枪火炮,也翻不了天。而且既然是中华帝国统治了东北,迟晚都会招满人入伍参军,而少量的满人入伍,是不可能改变中华军的性质,因此没必要搞什么民族岐视政策。再者说给民兵装配火枪火炮,但弹药都必须靠政府供应,也加强了民兵对政府的依赖性,还有利于帝国对东北边区的控制。
因此最后众人商议决定,首先要求沈阳军区加强在黑龙江、吉林北部的驻军,分别设立黑龙江军分区、吉林军分区。对于来犯的俄军,坚决打击,绝不客气,并且适合主动出击,捣毀其在东北边境地区建立的城寨,将其完全逐出中国境内。在必要的时候,也可以越境进入俄国领土,去打击俄军,使其不能在中国东北边境立足。首先当然是要夺回雅克萨城和呼玛城堡。
其实这时中俄之间并没有明确的分定边境线,因此像外兴安岭、大兴安山、尼布楚、东西伯利亚等地区,也都很难界定属于那一方,虽然中国在元朝的时候确实统治过这些地方,但元朝本身的时间也并不足百年,而且对这些地区的控制力也有限,在明朝时候已不属于中国,因此在另一时空里的清廷,也从未对这些地区进行过实质的统治,因此清廷在[尼布楚条约]中就毫不可惜的放弃了呼伦贝尔湖以东,大兴安岭以外的广大地区。现在实际是谁先占领就归谁,商毅当然也不会客气。
同时会议也确定在黑龙江、吉林边境地区的各部落村庄,训练民兵,结团自保。
民兵编制:各村民兵以连为单位,每连三百人,设连长一名,一村人数不够,侧由数村合并,每个连队配火枪三百支,小型火炮九门,以四连为一营,设营长一名,四营为一团,设团长一名。中华军派遣教官驻守村落,对村民进行训练,平时务农,在农闲时训练,一但再有俄兵入侵,一村防守,附近各村救援。等待中华军的大队人马赶到。
当然现在商毅和众人虽然己经商定好了这些计划,但从手续上来说,需要内阁和**部正式下文,才能够生效执行,而且情况过于复杂,而飞鸽传书能够携带的内容量有限,因此也能用八百里加急传回到南京,再通过內阁、**部正式下文到北京来。
处理完了这两件事情之后,蒙古各盟旗也已经归服了,因此这里的事情也就告一段落,各旗的旗主也都向商毅告辞,要返回各旗中去了。商毅也决定,中华军的各部也将在第二天撤离长城,李定国返回甘肃,成进和堵胤锡返回北京,而商毅侧取道山西,经由河南、瑚北地区,返回南京。只留下在居庸关的驻守部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