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云书屋>军事历史>调教大宋> 第652章 观澜山长——赵祯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652章 观澜山长——赵祯(1 / 2)

停停停停。


那个单章主要是说后面那几件事儿,‘断章狗’只是调侃...而且...我那也算解释?你们也太好糊弄了吧?


其实挺喜欢你们这种笑骂的。说明真的看进去了。说明大月月抓住你们的心了。


继续,这是一种交流,正合我味口的交流。


————————


观澜商合。


若说这十年间唐奕除了燕云还做了什么。可能就只有观澜商合了。


这个庞大的商业网络,为唐奕和赵祯带来多少财富倒还是其次。最重要的是,潜移默化间,它在悄然的改变着大宋百姓的生活方式。


北方的宋民不再为市面上可以买到南边的特货而新奇。


东边沿海的水产,也不再是渔季多如土,卖不个白菜价的贱物。因为观澜槽运的船支一年三百六十五天都在收购,然后或晒成干货,或冰鲜冷藏,往全宋。


老百姓冬天的饭桌,也开始有绿色。南方的鲜菜,又或是观澜的冬菜已经到了寻常百姓家。


从大辽运来的贱牛。使着牛肉不再是稀罕物。禁止屠牛的律令也越来越行同虚设。


种种微妙的变化,正一点点把大宋的原始自然经济盘活!把整个大宋联通起来。


物活,则人通。


虽然华联铺的奇货,价格相对较贵,但是至少城镇中的富户,愿意花钱享受这种改变。进而带动一方商贸,欣欣向荣。


唐奕前一世只是一个普通的化学硕士。对于经济与政治,只只局限于考研时的一点点累积。还有越这个时代的一点点见识。


这些年,对于怎么盘活大宋这潭死水,唐奕也是与赵祯商量,与老师们讨论,与史为鉴。


但是纵使摸着石头过河,不论赵祯还是范仲淹,亦或是唐奕,都有一个共同认识。


那就是想让大宋活起来。而且还不能像庆历新政一般硬力改革。只有一个办法!


那就是——先让钱活起来!


...


从古至今,各朝各代。


财富达到一定高度,就会沉淀在土地之上。


说白一点儿,就是富户大族,有了钱之后,最终的流向,绝大多数是买地!无止境的买地!


注意!这种买地可不是后世的房地产,而是实实在在的养活人的土地!


农耕社会,土地就是根本,土地就是最高信仰,土地就是财富保值的究级选项!


这就好比一条永不断流的大河,流入一个没有出口的死湖!


湖水有进无出,越积越多!


总有一天会决堤溃坝,总有一天会淹没天下!


这就是各朝各代跳不开,也防不了的一个死结——土地兼并。


怎么办?唯有把死湖变成活水。而落到实处,就是让土地投资不再是最赚钱的买卖。


唐奕的观澜商合。就是试图,把大宋的商业彻底盘活,彻底脱离一城一地的限制。进而带动资本向商业靠拢。


商业是活水,而非死湖,有来有回。


当土地不是终极选项,死湖也就变成了活水。当投资土地不是最佳选择,那囤积在富户大族手里的钱,也就自然而然的流向了别处。


而这个别处...只能是商业。


大宋不抑商,是政策和人口流动上不限制。可不代表不收税...


大宋对于商人的税赋,那是一个大仔儿都不比前人少!


商者重税!要不哪来那么多钱,养活那么庞大的官员体系和jūn_duì ?


所以,让资本流入商途,是向朝廷回流资金最快,最有效的方法。


打个比方,在邓州,买地已经不是富户的要选择。因为从事醉仙酿果酒的上下游产业比种地挣的多得多。


邓州比之十年前,富得多,可是富户们购地的**却是不高,土地兼并的程度也是逐年衰退。近两年甚至略有倒退!


把土地还给农民,富户们利用商业谋得更多的财富。两相受益,朝廷因此也税得颇丰,皆大欢喜。


再比如东南沿海,富户大族更瞧不上买地。


一部分人,因西北用盐大增的缘故,把买地的钱用来开盐田,官府不限量的收购。比买地放租收入更高。


请收藏:https://m.yunshu5.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