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云书屋>其它综合>大国崛起1857> 第四百二十二节 访英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四百二十二节 访英(2 / 2)

最积极的,也是实力最强大的银行家家族,为首的就是罗斯柴尔德家族。


他们拿出了一些数据,证明大明的财务状况很差,以此来证明朱敬伦打算在国内发债的做法十分冒险,他们认为大明的经济状况,已经失去了继续融资的能力,一方面他们希望大明能在伦敦发债,他们愿意以优厚的条件来承销大明的债券,另一方面,罗斯柴尔德家族很积极的希望能够做大明财务顾问的生意,他们已经给很多大贵族做这方面的服务了,一些小国家也在按照他们家族的建议进行财务管理。


如果朱敬伦不是手里有几千万两银子,真的很容易被这个犹太人说动,难怪他们能在这个时代崛起,果然不是侥幸。


罗斯柴尔德家族不知道朱敬伦在美国南北战争期间发的横财,但是巴林家族是知道的,为什么他们也认为大明很有必要贷款呢?


朱敬伦紧接着就跟巴林家族进行了会谈。


“因为我们认为,您可能会修建很多铁路。可能您并不了解,修建铁路耗费的资金超乎想象,贵国目前正在筹备的路段,有许多山地,造价很可能远超预算,初步估计会高达三百万英镑。如果贵国还有后续的修建计划,那么我想在伦敦发行债券,是最可行的办法。”


巴林家族的代表十分自信的表示。


朱敬伦心中暗暗感叹,大明政府在筹备铁路的计划并没有公开,只是在悄悄储备土地,他们就能通过这些动向,判断出大明修建铁路的路段,这工作显然做的很周密,朱敬伦有理由相信,赫德在其中为他们的同胞提供了帮助,因为储备土地一直就是海关负责的,而赫德在海关中的人脉,比大明任何一个官员都雄厚。


这不是什么大问题,修铁路不是什么战略机密,之所以保密,是害怕引起乡间的顽固势力一开始就阻挠,因此目前是以修官道的名义收购土地的。


但能说出沿途的地形,还以此推算了预算,英国人做的工作才真正让人感叹。


三百万英镑,相当于一千万两银子,如果这段铁路造价如此高昂,而朱敬伦还打算向外延伸的话,那财政压力确实超出了符合。


但朱敬伦暂时还是不打算在英国借款,大明的土豪们有的是钱,与其让他们埋在银窖里,比如想办法撬动出来,变成流通的资本。


只是有些生意还是能跟这些银行家做做的。


“不知道给日本政府借款的事情,你们是如何考虑的?”


之前已经让人联系过他们了。


巴林代表摇摇头:“以目前的状况来看,日本政府的情况并不算好,他们有可能在跟叛军的战争中失败,我们不能冒这个险。”


朱敬伦笑道:“失败了又如何?难道你认为日本新政府上台之后,敢赖账吗?”


巴林疑惑道:“您认为他们会承认反对派的债务?”


巴林的顾虑不是没有道理的,美国南北战争结束之后,林肯马上就宣布南方战争期间向欧洲所借的一千五百万美元债务一笔勾销,此举让英国人损失惨重,因为当年他们是美国南方棉花债券的主要承销商。


当然赖账是讲究实力的,历史上,苏联推翻了沙皇政权,宣布不承认沙皇的债务,被欧洲金融市场长期制裁,二战后苏联被迫承认了债务,并且在解体之前偿还了一大半,最后一笔债务知道21世纪,才由俄罗斯联邦偿清。


美国人说赖账就赖账了,没人能制裁他们。


日本人显然没有美国的实力,所以他们没有赖账的资格。


因此朱敬伦很有信心:“我不认为在亚洲,有人可以欠大明的钱不还。我也不认为,有人可以欠大英帝国的钱不还,你说是吗?”


巴林代表试探道:“您的意思是,贵国会动用官方手段,保证日本能够偿付债务?”


朱敬伦道:“当然,保护本国国民的利益,是大明政府义不容辞的职责所在。”


巴林代表明白了:“我想我们可以考虑一下。”


他们考虑的结果是什么不重要,大不了朱敬伦独自借给幕府一千万两银子的事。


他在英国的行程该结束了,下一站去了丹麦,要和在丹麦的留学人员沟通一下。(未完待续。)


请收藏:https://m.yunshu5.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