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的爆发是能够舆论的,不管是英国人还是布尔人,都能想到有这么一场战争。
但谁都没想到战争的走向是那样,布尔人自信满满的认为他们能从英国手里取得独立的地位,而英国则认为他们能轻松搞定布尔人。
让英国人更没想到的是,这场战争竟然引起了几乎整个欧洲的反对。
在荷兰和比利时发起了反对英国入侵布尔人国家的巨大僧浪,在这两个国家,出于对南非荷兰裔同胞的民族感情,组建了众多的民间团体,征募捐款,发表文章,建立基金会,向德兰士瓦捐赠战时流动医院和医疗设备。
德国民间声援德兰士瓦的运动也是一波高过一波,有95万人先后签名声援德兰士瓦共和国。美国政府保持中立,但是美国的荷兰移民后裔,则支持布尔人。
此时英国才发现,他们得罪的国家太多了。
几百年的大陆平衡政策,导致他们总是与大陆上最强大的国家交恶,而历史上法国、俄国都曾经吃过这种苦头,德国现在才开始刚刚感受到头上的英式绞索,在争夺殖民地的过程中,又得罪了法国等国。
去年爆发的法绍达事件,让法国人对英国人观感很不好。这么多年来对俄国的压制,让俄国人对英国的观感很不好。
这些不好的观感形成了来自底层的普遍反英情绪,于是来自荷、比、德、法、美、俄、爱尔兰、意大利以及斯堪的纳维亚国家的上千名志愿者纷纷远渡重洋来到德兰士瓦,准备同布尔人并肩作战。
这些志愿者的力量有限,比利时和荷兰的力量也有限,但英国不可能不顾及一些大国的态度。
最在乎的恰恰就是德国,虽然德国的海军还不成气候,去年推出的海军计划还没有成形,但是两国毕竟太近了,德国就是用他那袖珍海军突击一下英国,英国也受不了。
所以战前英国就派矿业巨头罗得斯奔赴柏林,与德皇达成了一笔秘密交易。在同德国外交大臣的谈判中,罗得斯告诉德国,英国决心吞并布尔共和国、修筑从开普敦到开罗的纵贯非洲铁路的计划。作为交易条件,英国支持德国修建柏林到巴格达的铁路计划,支持德国在中东和小亚细亚的扩张行动。
所以布尔战争开始后,虽然民间同情布尔人的情绪高涨,但德国政府却保持中立态度。
但英国人的表现实在是太让人失望了,开战后不久,四千英军在乔治·怀特中将指挥下向布军发动反攻,在尼科尔森峡谷同布尔军主力遭遇,英军很快战败,损失1272人,并且被布尔人包围。
为了解救这只被包围的英军,英国人派出了更多兵力,梅休因中将指挥第一皇家步兵师的九千多人从开普殖民地出发,结果被布尔人引诱进入伏击地点,英军遭到伏击,伤亡968人后撤退。
英军另一路进攻奥兰治自友邦的軍队,采用老旧的战术,排列整齐的被布尔人的机枪屠杀,696人被俘和失踪,不但没能攻下奥兰治自友邦,反而被奥兰治打通了通往开普殖民地的大门。
英军继续救援被包围的軍队,双方在科伦索发生激战,战役的结果,英军损失1139人,失踪250人,丢失10门大炮。布尔jūn_duì 仅仅阵亡8人,伤30人。
一周之内,英军在所有战线全部失利,损失2800多人,在英军史上被称为“黑暗的一星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