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云书屋>军事历史>大明之雄霸海外> 第756节 入川之破剑阁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756节 入川之破剑阁(2 / 2)

大西军知道不妙,奋不顾身地向他冲去,一些人甚至以命换命,不管不顾鳖拜的攻击,没想到鳖拜身上装甲重重,刀枪捅不进去。


乘这当儿,更多的鞑子兵上了城头,他们协助鳖拜,砍杀城上的大西军。


剑阁守军大势去矣!


这面城墙很快被清军攻破,再向另外的城墙攻击时,从南门处,大量的守军、民众争先恐后地涌出来,弃城而逃。


城内,火起了。


“哈哈哈!”鳖拜坐在城垛下,俯视城下,得意洋洋。


一战而定,舍我其谁哪!


清兵在城内肆虐,逃不及的明人皆被砍杀和歼银掳掠,至此,通向成都的屏障落了清军的手里。


得手后的鳖拜无复先前之勇,向后方报捷的同时,滞留在剑阁,他终日饮酒庆贺,派出小队掳掠四境。


没法子,本钱少了,带去的三千鞑子,有一半跪了----死伤一半,还剩余千多人,鳖拜虽勇,也不敢冒险,继续前进,那就不是勇敢而成了鲁莽了。


他是对的,因为张献忠居成都,日子过得滋润,虽有大明残军和地主武装的攻击,但都不成气候。


没想到祸从天降,接流星马飞报说清军攻打汉中,他恼火之余,正与诸臣将商议救援之事,尚没作出决定,汉中已失。


他派出前往协助剑阁的援兵又飞快回报,说剑阁亦失,这下张献忠大吃一惊。


剑阁之险,他亦知道,因为他曾经视察过城防,赞叹曰:“天下险关也!”没想到一下子就丢失了。


清军来速何其猛也!


他大集诸军将,号召道:“朕虽在明朝造反,但鞑子杀我同族,此仇不共戴天,朕决意大集三军,前往绵阳,与清军一决雌雄!”


老大是这么说的,手下自然应者如云。


于是张献忠尽发大西朝之兵,得一十七之众,他领兵亲征,集于成都大较场誓师起兵,没想到突起一股恶风,折断牙旗。


诸将心中忧惧,张献忠则谈笑自如道:“旗杆质劣,风折之何足道哉!”


私下里却是另一套作法,下达命令,着亲兵“尽杀其妻妾,一子尚幼,亦扑杀之”。


他的养子孙可望认为不可,向他劝谏,张献忠严令执行,对孙可望说道:“此战凶险,清军远道而来,其势汹汹。我亦一英雄,不可留幼子为人所擒,汝终为世子矣。明朝三百年正统,未必遽绝,亦天意也。我死,尔急归明,毋为不义。”


又密嘱孙可望道:“我闻南明是东南府颜常武主政,我虽未尝与之见面,亦知其真英雄也,尔去投他,若把那些阿堵物献上,当不失封侯也”


孙可望,原名孙可旺,明末张献忠农民起义军大西政权主要将领、南明永历时期权臣,陕西延长县(或作米脂县)人。公元1630年(明崇祯三年),张献忠在陕北起义,出身贫苦的孙可望参加义军,被张献忠收为养子,改姓张。成年后,勇敢、狡奸,每遇敌,他率部下沉着应变,被军中呼为“一堵墙”。因为他识字,又机灵,很受张献忠器重,为张献忠四个养子中之长子。


公元1644年八月(崇祯十七年),张献忠在成都(今四川成都市)建立大西政权,孙可望位列群将之首,以平东将军,另加监军,节制文武,深得张献忠信任。


孙可望泣道:“父皇圣寿无疆,勿作此不吉之言。”


老张倒也豪气,呵呵笑道:“我杀人,人杀我,天道公平,谁能言未来!”


在作足安排后,张献忠率领大军次第往绵阳出发。


请收藏:https://m.yunshu5.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