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云书屋>其它综合>大明1629> 第三百三十五章:相见恨晚,惜到散时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百三十五章:相见恨晚,惜到散时(1 / 2)

闻言,萧亦道:“回禀督师,末将在蔚州闲来无事,常看各地邸报与公文,如此,方能对全国之事略知一二。”


张春这个人萧亦曾在去年的邸报上见到过,当时对其有些印象。


此人虽为举人出身,但却不惧死,在收复永平四城中,表现突出,为孙承宗看好。


本来按照历史上,这次大凌河被围,大同入援军溃败后,孙承宗便力荐他挂帅,明廷遂派其为监军道,统领最后一路援军约四万余人增援大凌河。


历史上这个张春结局也是很悲惨的,虽然有些能力,但威望不足。


孙承宗亲领的几万援军一路上都不断发生各种各样的内因,历经两次变乱,很难想象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文人,如何能震慑那些自恃勇武的各地兵痞,全军覆没也在情理之中。


点点头,孙承宗对萧亦赞许几句后,颓自思索起来。


这一晚,萧亦提起张春这个人倒也提醒了孙承宗,苦心经营的大凌河终于筑成,孙承宗自然不愿意就这么轻易放弃。


思前想后,孙承宗还是决定立即回京面圣,在崇祯面前做最后一次争取。


孙承宗将几万明军留在大凌河城稳定防御,暂且交给祖大寿统领,何可纲、张存仁两人副之,而萧亦作为大同的入援军也完成了他的使命,即将回军大同。


但大同总兵官韩世猛已经战死在长山,入援军也只剩下了不到一万人,萧亦与孟西平两个游击将军,却成了大同军最高级别的将官。


在孟西平的极力推举下,大同军内大小将官共推游击将军萧亦暂领大同入援军,回师大同


第二日的一大早,寒风呼啸中,几千的兵马推着大车小车,也牵着不少马匹,纷纷在城外集结。


祖大寿、何可纲、张存仁三将率家丁与班军在城外送行,场面虽然隆重,但在萧亦看来,却显得颇为冷清。


想想一月之前,来时意气风发的几万之众,现除了孟西平的一千余残兵,与永安军的三千余人,其余兵马死的死、逃的逃,就只剩下了这五千多的残兵,竟然惨胜如此。


城外小山坡上,几个人牵着马站在上面。


祖大寿笑着道:“此战能胜,还要靠大同军力挽狂澜了。”


“是啊,多亏了督师的得胜卷信,才坚定了我们出城决战的信心。”张存仁眯着眼睛,眼神不断在萧亦身上晃动。


提到这里,萧亦神色黯然,道:“韩军门却…”


“韩军门,却是忠勇之将,相信朝廷也会给其家小一个妥善安置。”何可纲神情略有悲伤。


孙承宗骑在马上,郑重抱着尚方剑,道:“本督此次回京,定如实禀明圣上,荫其家小。”



寒暄许久,但终归还是到了该散的时候。


周宝泰抱拳向何可纲,笑道:“这一别,不知何时才能与何将军再见了。”


何可纲就是被周宝泰率骑兵营所救,当日就对周宝泰的勇武有了很深的印象。


这几日两人经常在一起交谈,一边切磋武艺,一边私下交流各种看法,倒也是感情深厚。


何可纲大笑一句,也是抱拳道:“此次能结识周兄弟、萧将军,以及永安军的众位弟兄,我何可纲说句肺腑之言,此生再无憾矣!”


与萧亦身后的石刚、黄阳几人一一拜别后,何可纲再看向周宝泰,深切道:“无论身在何处,你我皆身为大明官军,皇土之下,便是近在咫尺!”


周宝泰也是哈哈大笑:“皇土之下,便是近在咫尺!”


言罢,紧随萧亦,翻身上马。


萧亦众人拜别时,那些辽东军的兵士也各自与永安军军士告别。


他们本就是孙承宗第一次招募的当地人,个个都是有血有肉的真性情汉子,自然不同于那些各地的卫所兵痞。


在他们的字典里,自然是信奉强者为尊,不提永安军的种种战绩,仅仅是这几天以来每日的操练、哨探与修筑等。


请收藏:https://m.yunshu5.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