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军,前方便是许家庄堡,此处再行半日便可到镇城了。”这总旗用手遮挡夕阳光线,咧着大嘴说道。
这个总旗官与这两个小旗官,还有随从的七八个马兵,这两日给萧亦的印象都很不错,细问之下才知道。
这人名为王辉,是韩世猛标营马队的一个总旗官,但是自从韩世猛战死辽东,又迟迟没有新任的总兵官,标营已经解散了快有十日。
点点头,萧亦看向王辉,道:“还是快些赶路,也好早些抵达。”
王辉、史路几人纷纷点头,呼喝一声随萧亦西去。
虽然八月时出援已经于此路途经过一次,但这次却又有所不同。
上一次是出援,几千人带着粮草、辎重等物品,虽有骑兵却被步军拖累,行动迟缓,四五日才到达镇城。
这次是十几人骑着快马一刻不停的奔驰,只是两日不到便抵达了大同镇城脚下。
也是一样,上次虽然曾来到了镇城,但萧亦却连城门都没进,当时一心只在赶赴辽东支援上,到达后水都没来得及喝一口,就被韩世猛叫去议事。
议事之后便开始拔营,誓师出援,对于大同镇城萧亦根本没有多留意。
好在如期赶到,而圣旨还有一日才会到达,萧亦对于圣旨中的内容虽然不知晓,但也猜测的七七八八。
此刻驻马在镇城前的一处山坡,萧亦开始细细的观察。
石刚几人也是一样,一边闲聊,一边看着这座城市,只觉得一目无边,连绵的城墙根本望不到尽头,数座巨楼矗立在城上,昭示着往日的极尽辉煌。
城外侧修有壕堑(护城河),深约五米,宽约十几米,深约五米,波光涟漪,环绕全城,各门又设吊桥。
一路上萧亦也从这几个小旗、随行的马军还有王辉口中打听到了不少有关于大同镇城的事。
东、南、北城吊桥后各设小城(关城),最后才是真正的镇城。
景泰年间大同镇城筑北小城,周三公里,高十余米,东西北各辟一门。
天顺年间筑东小城、南小城,各周长两公里,经历年多次增修加高,又包砖加女墙。
南小城开四门,东迎晖、南永和、西永丰、北文昌,门上各建阁,萧亦所在之处为小东门,上建“四仙阁”。
小西门上建“三星阁”,小北门上建“文昌阁”,独西门外未建小城,故素有“凤凰单展城”之称。
萧亦几人一边放慢马速缓缓前行,一边与诸人南北瞭望。
大同镇城一眼看去,略呈方形,是有明大将军徐达在北魏都城、唐、辽、金、元旧土城的基础上,从南截约两公里,东西与南北长截约两公里,周长八公里增筑而成。
当然了,若是用现代话来说,大同镇城总面积约为四平方公里。
一路往城下而来,可以看到大同镇城的城墙一律以规整有制的石条、石方为地基,使用“三合土”夯成,外包青砖,砖分大、中、小三号。
萧亦特意到瓮城城墙墙处,摘下军服手套,继而轻轻抚摸青砖,这里的每一块青砖,粗略估计应该都要有后世红砖的七八倍。
抬头望去,石刚等人赞叹不已。
“这里比起蔚州城来,孰大孰小?”石刚哈哈大笑,而后问道。
王辉看了一眼石刚,笑道:“石大人有所不知,这大同镇城…”
石刚几人像个游客一样在城下朝城墙上眺望,一边不断闲聊,而萧亦也是往城上看去,只不过与石刚几人不同。
他们看的是景色,而萧亦则是细细观看守城官兵的巡哨、守卫情况,以及城墙的损毁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