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云书屋>惊悚科幻>南宋风烟路> 第1911章 仁义在口中,诡诈心中藏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911章 仁义在口中,诡诈心中藏(2 / 2)

那两个蒙古兵起先并不肯从实招来,直到鲲鹏带酒来叙家乡事、又旁敲侧击软磨硬泡许久、使他俩以为被木华黎抛弃而与之产生共鸣,方才肯说——


木华黎作为偏师,原是负责搅混环庆,不小心从归云镇败到镇戎州继而会宁,而且完全暴露在了林阡的兵锋之下首当其冲,情何以堪?本就为了反败为胜而殚精竭虑,更因阡吟的金宋共融而辗转反侧。


他当然忧心,他看得清,“金宋共融”,实质是卒善而养之、胜敌而益强,是以全争于天下、兵不顿而利可全,是攻城为下、攻心为上、不战而屈人之兵。看似艰难,但只要没人拖后腿,持之以恒、迟早能成。


“倘若真被林阡实现,那大汗的夙愿该如何?”木华黎绝不能让林阡挡成吉思汗的路!是故,不惜一切代价,哪怕背上骂名。


“宋军气势如虹,若正面相迎,我军胜算不多。第二手准备,应另辟蹊径,断其‘势’。”腊月初一的正面叩关是速不台和哲别这些战将的执念,而在十一月廿八甚至更早,木华黎和苏赫巴鲁就已经酝酿起另一个打算。


在金帝对凤箫吟服软后,这个打算水到渠成。苏赫巴鲁分析症结:“林阡夫妇二人,一前线,一后方,一武力超群,一民心所向,一主公,一盟主,缺一不可。”


木华黎点头:“遇到这样的问题,通常有两种方法:离间林阡和凤箫吟,使他俩内讧;斩除林阡、凤箫吟之一,折另一人臂膀。”


前者不可能行得通,二人很快就一拍即合:“借杨鞍这枚棋子,杀凤箫吟——对林阡,背后一刀可舒服?对民众,谁主张金宋共融谁遭天谴。”


所谓正面叩关,一方面满足战将们强攻北线的心情,一方面却只是宵小们阴夺南线的障眼法。就可惜木华黎手头上的兵力已经不多,潜入杨鞍领地后只够执行暗杀,且由于杨鞍心思还没完全明朗而不能采取更多动作比如端林匪老巢。


“可是,杀了她会否激起林阡入魔?”哲别总觉得不该做绝。


“还没吸取廿二的教训?他入魔自有宋军愁,关我们什么事!”木华黎笑了,“何况,轩辕九烨那么卖力给他‘净心’,现在杀了凤箫吟也不会使林阡重度入魔了。”


“对,上次就该杀她,杀死她比杀伤林阡还容易。”苏赫巴鲁一头劲,断完“势”,就得调“阵”,“一旦得手,林阡极可能意志消沉,而宋盟则会义愤填膺乱找凶手。这时候,就得设置一个类似战狼、封寒之死的情境,给那悍妇的死也安排一个合情合理的凶手。”


杨鞍必须有同谋,蒙古军必须有替死鬼,还能谁?曹王府金军啊。


谈判桌上林陌和凤箫吟曾疯狂争执,表面看,他的杀人动机最大——这就是林陌为何会第一时间出现在案发现场的根因。


控制着在最后通牒的前一天恰巧发生人质事件,这是兄弟反目的前戏,是木华黎一手促成的局。陌吟在徐辕眼前大动干戈虽然是吟儿鲁莽引起,但就算不这样发生也会被蒙古军以其它手段设计。又由于林阡立刻投入北线战斗,凤箫吟一定会因为对林陌愧疚而主动去向杨鞍索要人质,于是注定了她会出现在“死于林陌复仇”的剧本。


双向的“不共戴天”,金宋两军必将会像无头苍蝇一样地喊打喊杀下去直至两败俱伤——从凤箫吟确定出事开始,三国五方旁人不敢动是胆怯,木华黎不敢动是既胆怯、又等待。


所以,蒙古军的“兵败撤退”只不过是下策和幌子——木华黎想一石二鸟,促成林阡和杨鞍崩,引发林阡和林陌进一步交恶。两项都符合,就是蒙古趁机反攻、甚至联合金军反攻的上策;符合一项,就是观望为主、因势利导、相机而动的中策。


“妙在那还是林陌,若能触发阡陌之伤,林阡林陌都死于非命,就更加是无本万利的上上策。”没有什么是不可能。


不过木华黎没有算到,林陌有重要证人奥屯亮,第一时间就对林阡证明了林陌是被陷害;吟儿在围攻阵中认出了乔装打扮的李全和蒙古军,准确地告诉林阡,不是曹王府干的;而杨鞍的留一手,也无意中暴露了木华黎的心机,使林阡更加不可能去对林陌动刀。两场兄弟反目,只有宋军内部结拜兄弟的这一场成功。


两个杂兵所知并不全面,以上都是陈旭根据他们的口供倒推,却也七八不离十。


可叹莫非孤军深入,毕竟还在核心层外,重点关注战场异动,如何能对阴暗处也无孔不入?木华黎他,正是在昨日之战的午后,搁浅了阳面战场,启动了暗杀计划——“那么,木华黎是派谁去了凤凰岭?”徐辕追问。


请收藏:https://m.yunshu5.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