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云书屋>军事历史>贞观攻略> 四百九十三 美丽新世界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四百九十三 美丽新世界(1 / 2)

苏宁并不指望有人可以了解自己的想法从而认同自己的想法,一起推翻君权,限制金权,争取神圣的民权,要是有人表示自己理解的话,苏宁一定会第一时间取了他的性命——不是奸细就是二五仔,挂羊头卖狗肉的!</p>


一千多年呢,能指望大唐的人明白什么叫民权?大唐的百姓根本就不知道自己是在为他们争取权利,也不明白自己为什么要帮他们争取权利,他们在乎的就是他们脚下的一亩三分地,还有能否吃饱肚子。</p>


在最初级的生理需求都无法解决的情况下,能指望社会演化出争取民权的民权斗士吗?人类的需求永远都是循序渐进的,只有吃饱了肚子有了学识有了思想,才会明白自己要为何而奋斗,为何而战,为何而进取。</p>


大唐多的是吃不饱肚子的饥民,他们会因为一口饭而跟着你造反,却不会为了什么所谓的当家做主的理想为了民权而奋斗,因为他们根本不明白什么叫做民权,也不明白民主对于他们而言有什么好处,所以在大唐搞什么共和那是笑话,天大的笑话,只有从高层做起,只能从高层做起,自上而下,让高层的人接受这种理念,让读书人学习这种理念,然后传播下去,这才是正途。</p>


他们只有吃饱了肚子,有了余钱,念了书,了解了世上的道理,过个几代人之后,才会有人明白什么叫做民权,什么叫做民主,现在,苏宁能做的也就是把最高层的政治体制与理念确定下来,并且引导着人民,教化人民,让他们读书,扫盲,才有希望。</p>


所以崔孝义并不能理解苏宁到底是说什么。到底说的是什么意思,或许苏宁有些地方考虑的实在是太对了,他们只考虑到前隋覆亡的教训,却甚少去思考更前面一点的强大朝代为何灭亡,而为何每一个朝代都会灭亡,他们在私下里面也聊过大唐灭亡的必然性,可是却没有人去想。这是为什么,为什么华夏千古以来总是跳不出这个怪圈子。</p>


现在崔孝义发现了有一个人在考虑这个问题,虽然不能明白到底是为什么,到底苏宁说的是什么意思,可是,他却能明白。为什么一个苏宁就能让他们手忙脚乱不知所措,为什么一个十几岁的小孩子就能让他们不知所措,一群人在一起开会商讨对策,流露出了多少年来从未见到过的慌张。</p>


一开始崔孝义还奇怪,这是为什么,怎么一个小孩子就能让他们如此的不知所措,这完全不像是当时实力强大为所欲为、几乎就是天下之主的山东士人。那封信或许能看出一些端倪,但是如今的这番话,却让崔孝义彻底的了解了这一切的原因。</p>


李二陛下的那群人只是看到了几十年以后,他们以为苏宁看到了百年之后,所以如此看重苏宁,而山东士族看到了百年以后的兴衰,预估了大唐的灭亡,他们只是看到了一个大唐。而他们以为苏宁也看穿了他们,事实上,苏宁既没有看到百年以后,也没有看穿了山东士族,苏宁看穿了历史。</p>


这是一个看穿了历史,并且努力的理顺历史的轨迹,然后顺着历史的轨迹找到了一切的答案。按照自己心中的答案塑造着未来的可怕的孩子,到底是什么样的师傅才可以教育出这样的弟子?到底是什么样的教育才能教育处这样的孩子?苏宁身后到底有没有一个庞大的千古势力在支撑着他的一切行动?否则他为何如此无惧,如此睿智?</p>


这世界,谁主沉浮?这天下。是何人在操控?</p>


崔孝义苦笑着摇摇头,深深的叹了一口气,说道:“苏侯,老夫已经明白为什么山东士族会败在你的手下,你要知道,他们不是败在老夫手下的,老夫没有一个人对付一整个山东的能力,但是你有,你有这样的能力,并且可以将它付诸实施,皇帝只是看到了几十年以后,他死去,新皇即位,他在为新皇做准备。</p>


山东士族自以为看透了唐庭,认为唐庭不过百年寿命,所以他们自以为看到了百年以后,他们无一例外的都认为苏侯的眼光比他们长远,但是老夫却看出来,并非是苏侯的眼光长远,而是苏侯看穿了千古华夏的奥秘,看穿了这千百年来一切的奥秘,他们自以为掌握了整个天下,但是苏侯你却掌握了千百年来的一切,焉能不败,焉能不败啊!”</p>


崔孝义的话倒是让苏宁有些汗颜了,掌握了千百年的一切?呵呵呵,太抬举自己了,只不过自己比这些人晚出生了那么少少的一些时候,多知道了一些不该知道的东西,然后又莫名其妙的来到了大唐,成为了他们的对手,又因不忍看到华夏再一次坠入一个无法开脱的轮回,这才不得不与他们作对。</p>


他们要是愿意合作,一心为了华夏,那倒好办了,不用杀人,不用费神,只要全心全意的自我发展就好,但是可惜,纵观历史,历史告诉人们,人类永远是内耗高于对外抗击,人类好像都很喜欢内斗哪怕是在抗击外敌的时候,内斗依然很重要,不能失去自己的权力名位,这是大多数人的想法。</p>


苏宁知道崔孝义不是这样的人,所以才会和他这样说,而且他也快死了,要不要这样说实际上没有多大的意义,只是不这样说的话,多少会觉得遗憾,因为好不容易遇到了一个理解自己,愿意和自己探讨问题的人,却只剩下短短的生命了,如何能不感到惋惜呢?</p>


请收藏:https://m.yunshu5.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