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云书屋>军事历史>明赋> 第四五四章 反燕的斗士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四五四章 反燕的斗士(2 / 2)

于是胡烨就只好跟着方孝孺来到翰林院,连夜起草那个什么讨贼檄文,当然,为首的自然是方孝孺,就胡烨那点墨水,给方孝孺研墨还差不多。</p>


“没想到啊,老夫当年竟然酿下此等大祸。”</p>


方孝孺看着胡烨在研墨,一边喃喃的说道。</p>


“夫子何出此言?”胡烨好奇的问。</p>


“当初燕王病种,老夫以为是他思子心切,才会建议皇上放了燕世子,没想到竟然助长了燕王的气焰,更让他今天有野心谋反,真是造孽啊。”</p>


方孝孺叹息一声,回想起当初劝说朱允炆放人的场面,他就觉得惭愧。</p>


“夫子言重了,你不是说了,人不仁不为人么,就算是我,我也会这么做,就算燕王是假装的,我也会这么做。而且我听过一句话,叫做是人不为己,天诛地灭。诸如周王、湘王之辈,都是一等一的好藩王,但是结果呢,一个在天牢里面自缢而死,一个在自己的王府里而死,无一善终。”</p>


“还有代王、岷王之辈,虽然留下了性命,但是现在同废人有什么两样?难怪湘王曾言宁死不受狱卒辱,就算是我,恐怕也难以受这份屈辱,就不要提高高在上的王爷了。”</p>


“所以有了这些前车之鉴,夫子认为那些王爷是忍辱负重,被押解到南京来当囚犯,还是不受欺辱,而死,亦或是以卵击石,反抗朝廷的削藩之策?”</p>


“所以依我看来,燕王造反不过是被朝廷所逼,其中并没有夫子的原因,夫子不比过于自责。”胡烨宽慰着方孝孺。</p>


“哦,看样子你对燕王造反没什么意见咯?”方孝孺听完胡烨言论,便得出了这个结论。</p>


“这不过是人在绝望的环境里的反抗罢了,没有什么意见不意见的。”胡烨无所谓的说道,“夫子,磨好了,可以动笔了。”</p>


“如果我没记错的话,这削藩之策可是你提出来的,难道你就没有一点自责?”</p>


方孝孺提起毛笔,在砚台里杵了杵,好奇的问着胡烨。</p>


“夫子,你也认为那是我提出来的?难道你认为我不提,就没有削藩这件事了?难道你还不了解齐泰和黄子澄之辈?”胡烨翻了翻白眼,这方孝孺也是老江湖了,不可能看不出来自己是被逼的。</p>


方孝孺闻言摇了摇头,随后便提笔就写,完全没有停顿,看样子这货天生就是一个家。</p>


等胡烨一觉睡醒的时候,发现方孝孺的檄文还没有写完,已经是洋洋洒洒的好几千字了,看样子根本停不下来啊。</p>


胡烨猜测这货肯定是将自己之前对燕王的同情,全部化成了愤怒,全部倾注在了这一封檄文里面。</p>


只是你这老头子能不能顾忌一下我的感受?难道你不知道明天这玩意就是要我读的?这一长篇大论读下来,嘴巴不冒烟才怪了。</p>


而且你这一个个陌生的字又怎么念?难道不知道咱有很多字都不认识?</p>


但是方孝孺显然不注重胡烨的意见,还在上面给胡烨标注了一下,保证胡烨能够全部看懂,胡烨只得痛哭流涕,活该这货最后被朱棣诛十族啊,你对朱棣是有多大恨啊。</p>


天刚蒙蒙亮,方孝孺的讨贼檄文已经写好了,可谓是字字珠玑啊,正好符合了朱允炆的要求,将朱棣的罪状一一写了出来,比周王的十宗罪还要多得多,就连朱棣南下奔丧,都成了一宗无视先皇的大罪。</p>


当胡烨站在长江边上,面对着数以万计的士兵,迎着扑面而来的江风,开始朗读这一副洋洋洒洒的讨贼檄文的时候,不由得心中咒骂方孝孺。</p>


一片檄文读下来,胡烨足足花了一个时辰,就连主帅耿炳文都看不下去了,亲自走上来将胡烨给撵了下去,再读下去,就要耽搁行军时间了,这才给胡烨解了围。</p>


“长兴候,你一定会平安回来的。”</p>


于是胡烨给了耿炳文一个祝福,算是他给自己解围的报答吧。</p>


“燕贼不足惧,且看我手到擒来!”</p>


耿炳文一脚将胡烨踹下去,然后就率领大军渡江,一路杀向北平。</p>


看着耿炳文潇洒的背影,胡烨只好摇头,这货还不知道硬接他的是一场什么样的战斗,装备了神机营的燕军,绝对不是他这一群士兵能够抗衡了,恐怕这耿炳文会比历史上的更加的失败,能不能活着回来都是一个问题。</p>


不过这已经不是胡烨该担心的问题了,现在朱允炆交给自己的任务已经完成了,自己也被成功的塑造成一个反燕王的斗士,虽然演讲并不成功。</p>


请收藏:https://m.yunshu5.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