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从古到今,按照黄宗羲的说法,财赋方面从来都是一团乱麻。
皇家的,府库的,各级官员的,豪强乡绅的,底层百姓的都混在一起,公私不分,收入和支出不明。
每个当权者都把公家的府库当成一块放在眼前的肥肉,只要有机会就会毫不犹豫的咬上一口。
等到最后缺钱了,皇帝找大臣要,大臣找豪强要,豪强找百姓要。一层盘剥一层,层层向下压榨。
等到完全要不来了,就不断加重赋税。
等到百姓承担不了了,就揭竿而起。抢富户,分田地,最后有人当皇帝王侯,有人沦为囚徒乞丐。
王朝更迭,再来一次新的循环。
黄宗羲提出了一个“数字治国”的概念,就是把一切收支明细都摆在明面上。或许有些不能让普通人知道,但当权者一定要对整体的国力和真实情况有个准确的了解,以便对国策做出适当的调整。
周显最初认为这事不是当前最急切的,就没有同意。但于三这件事却给周显提了个醒,不能让私人掌管自己的钱袋子。
而且目前的财赋紧张也逼的周显不得不加快发行纸币的脚步,而这样的事情也绝不可让华夏钱庄这样的私人钱庄掌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