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张国纪这一出抄家事件,原本还想效仿哭穷的官员们,一下子也不敢哭了。
不过,他们捐资倒也不算白捐,起码,捐资多少,还给算政绩。
所以,相比什么好处都没有的国戚,他们到是积极的多。
甚至有些捐资的数目,令人叹为观止。
一个上任不满一年的富庶小镇的七品县令,捐资数额竟高达十万两文银。县令捐了钱,沾沾自喜的,净想着因此能升官发财。
而叶向高则是反复劝诫盟友,千万少捐。
皇帝说的是将捐资数额并入政绩,可是,一个小小县令竟能拿出十万两银子,这不是摆明了说自己受贿吗?不打自招啊。
有人傻,有人精,都算计着捐钱。
皇帝朱由校下旨的时候,还真没想着要秋后算账。
各地捐资报上,朱由校这么一看,数字喜人,乐的下巴差点儿掉下来。
这捐资活动才进行了月余,军饷已经够了,看来日后这种活动还得多搞。
而且为此,当即记了殷复声的大功,连同内官监和锦衣卫一并封赏。殷复声升为户部右侍郎。
官员们放了血,都急了,纷纷跑到叶向高面前诉苦。叶向高也没了主意,就找孙承宗商量。
二人合计之下,还得按之前商量好的,控制辽东兵权,以挟制朝中的异己势力。
孙承宗亲自向陛下请求,前往广宁,主持辽东失地的收复和重建事宜。
建虏军虽然撤离,但是,他们不可能留下完好的辽东给明军。早已趁着广宁暴乱,无暇追击时,将辽东一把大火烧了个干净,只留一座废墟给明军。
之前朱童蒙已经将此事急报奏回,孙承宗这次去,也肩负重建家园的使命。
奏请拨银千万两,身背尚方宝剑,前赴辽东……
~~~~~~
深夜里,紫禁城门前一个黑影闪过,侍卫觉察,奔出查探,只见宫墙之上,赫然多了一张写满字的纸张。
次日,天还未明,这张纸已经摆在朱由校的眼前。
朱由校招手叫一个小太监念念。
小太监拿起纸,只这么一看,登时吓得脸都白了。
哆哆嗦嗦的,嘴唇一动一动,根本不敢念。
朱由校奇怪,看着小太监,“上面写了什么?赶紧念!”
小太监还是念不出来。
朱由校一把抢过来,他自己也不是完全不识字。
“朕自己来看。”
朱由校低头一看,还真看懂了。
难怪小太监不敢念,这纸上写了一堆人名,还列数了这些人的罪状。
这头一个,就是“魏忠贤”三个大字。
接着还有其党羽名字。其中竟也包括殷复声。也不知,殷复声何时已经被列为阉党之流。
魏忠贤,太监的头儿,小太监当然是支支吾吾不肯念。
纸上所列罪状,有什么结党,受贿,强取豪夺,欺压百姓,假传圣旨等等,最有趣的是说他与奶妈客氏私通。
朱由校当即叫来魏忠贤,把纸丢给他看。
魏忠贤不识字儿啊,勾勾手指,让旁边儿小太监告诉他纸上的内容。
小太监附耳这么一说,魏忠贤这气。
心说,你们还能不能有点儿新鲜的,一造谣准少不了女人,当年造谣张居正卧龙床,现在怎么着?我~?魏忠贤?一个身体残缺之人,卧奶妈的床?我,我~,我卧得了吗我?
“陛下,这些都是欲加之罪呀?一定是之前捐资一事,老奴开罪的人太多。所以,他们就给老奴,胡乱安罪名。老奴实在冤枉,陛下可要替老奴做主啊~!”
朱由校想了想,心说这客氏就是朕的奶娘而已,平时在宫里深居简出。同为宫里的老人儿了,平时有所接触,倒也正常。但是,厮混在一起……,这个就有些不大可能了吧。
这些人造谣造的一点儿不靠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