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檎说到了这里稍微有了一个停顿,于是作为一个零分选手,萧木赶紧十分配合地问道,“哦?是什么区别呢?”——同样的,在问题问出口之后,萧木觉得换成“愿闻其详”似乎更加合适。
“很大的区别。”林檎答道,“会试需要一脸考三场,每场又要考三天,分别要考经义、四书、策问、表、判、诏等一系列方面的内容,你看钱谦益和周延儒最后出的题目的数量,就很能说明问题。”
“没错,他们两个确实准备了很多道考题。”萧木又是点点头答道,对林檎的说法表示同意,然后又补充了一句,“而且几乎每道题我都看不太懂。”
“但殿试的情况就大不一样了。”林檎自然还是没有在意萧木最后的补充,而是继续说道,“毕竟从理论上来讲,殿试是要由皇帝来亲自主持的,大明的皇帝自然都是日理万机的大忙人,肯定不会有那么多的时间,一连陪着这些考生考上九天九夜。”
林檎的话听起来讽刺意味十足,什么“从理论上讲”、还有什么“日理万机”,虽然从逻辑上听起来并没有什么问题,但总是让萧木觉得有些怪怪的。
“确实如此,毕竟一年才只有三百多天,大明疆域这么广,九天的时间就能发生好多事情需要皇帝亲自处理的。”萧木自然没有表达出他那乖乖的感觉,而是假装没听出来,然后对林檎字面上的说法表示了赞同,而且他的赞同也确实不是胡说——毕竟仅仅是这几天之内,对于萧木这个皇帝来说就先后经历了浙江水灾、福建海寇、宁远兵变这一系列大事,而且到现在都还没有任何一件能彻底了结的。
“正因为皇帝们都是如此的繁忙。”林檎继续说道,而且在“繁忙”这两个字上着重地强调了一下,“所以这也就决定了,殿试要考的内容不会像会试的时候那样复杂和繁多,只需要考一道策问就完全足够了。”
“只需要一道策问?”萧木终于明白了林檎的意思,无非就是殿试不像会试那样需要准备那么多的题目,只需要出一道题就可以了。
“没错,而且参加殿试的都是已经通过了会试的考生,没有意外的话都几乎已经可以确保一个进士名额的了,他们的学识在会试当中已经得到了充分的证明,也就不需要再在殿试当中白白地浪费时间再去重新证明一次了。”
“有道理。”萧木点点头答道,然后竟然也产生了他自己的见解,“而且殿试的这道考题完全可以出得灵活一点,毕竟考生们的基本功扎实与否已经得到了充分的证明,殿试的时候正好可以给他们出上一些相对更加贴近实际的问题,着重考察一下他们对治国理政的理解。”——按照萧木的理解,会试就好比是常规考试的考题,而最后殿试这一篇策问,就好比是一道附加题,只有在常规考题做得很好的情况下,才有进一步考察的必要。
“不错。”林檎对于萧木的看法也是表示赞同,“依我看,事实上殿试的最主要目的也就是这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