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后几天,陈信一边安排各部门总结改正演习暴露出来的问题,一边开始慢慢放权给已经开始熟悉政务管理的各部门主管。
民政方面有民政部及其下属各堂,如果陈信不在,紧急事件可以由部长和各堂主管组成的幕僚团投票解决。
军事方面有总参谋部及其下属各司,出兵作战,如果没有总参的命令,那就是叛乱,杀无赦。
这里面有很多重要职位都是生化人担任的,再加上重新整编部队时使用的各种明暗手段,只要黄台吉和阿敏不来找麻烦,陈信绝对不担心对整个集体的掌控。
就这样一直等到了五月十一日那一天,军情司在辽西地区的密探让鹰隼送来了情报,后金和大明的锦州会战开始了。
得到了消息的陈信立刻命令执行早就制定好的远航行动。
参谋军官在各船负责人的带领下,挨个检查了每一条船上装载的食物和水,保证不会出现飘在海上的时候就断了补给。
之后又检查了一遍船只的维护、船上火炮的保养、各种帆具缆绳的磨损和备件。
参谋们检查,没有任何问题后,才在检查合格的文件上签字。
之后就是这次出海人员的集结登船工作。
陈信早就知道,在这个时代,水运的便利绝不是陆路所能比拟的,所以在平时的军事训练中也加入了抗眩晕训练,也就是后世中国装甲步兵的入门级训练—腹部绕杠。
最早整编出来的第一个中队,其他技术说不上全军最出彩,但是在腹部绕杠这一训练科目中全部是评价优秀的人员,能够在海上保证完整的战斗力,这比其他任何战术能力都要重要。
早就做好了准备的第一中队全体5个连外加各直属火力、侦查搜索部队的两个连、游骑兵部队的一个连、警卫排和一些陈信的亲随,分别乘上了10艘最近从南方支队调来的“快蟹—5”式快船。
南方支队占据的丽江作为陈信的造船工业基地,几个月以来也没有停下发展的脚步。
由于那里本来就有船厂,阴干的木材非常的多,南方支队在那里成系统,批次性的不断改进着船只的性能。
第一批次,只有1艘,是用来熟悉造船技巧的,选用了大明的蜈蚣船作为仿制对象,只是在船帆上加上了滑轮组,减少了操帆手的人数,并且把这一船型改叫快蟹。
第二批次,有2艘,在原来快蟹船的基础上增长了三分之一左右,船体也改成了流线型,速度更快了,并且把原来的平底改为了适合在海上航行的尖底。
第三批次,有5艘,增加了一门打10斤铁弹的船头火炮,船体在原来单层甲板的基础上又增加了一层轻薄的顶层甲板,并且在最上层甲板中轴线上填上了5门可以360度角旋转的80斤小号佛郎机炮。上次鸭绿江之战,及时赶到的就是这个批次的快蟹。
第四批次,只有1艘,改成了钢铸龙骨,全面加强了结构强度,并且换装了更大口径的火炮,船头龙骨处固定了一门发射20斤大铁球的长管重炮,原来的两桅杆也改成了3桅杆。
这一个型号的船改动最大的地方就是它的辅助动力,原来是有风起帆,无风或者需要加速时,由80名训练有素的水手摇动两侧的40根桨橹。
现在尖细的船尾改成了方形,在船尾水密隔舱处增加了一个铜制的螺旋桨,通过一组固定在最底层船舱,多人自行车式的驱动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