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云书屋>军事历史>生于1871> 第七十二章 灰色牲口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七十二章 灰色牲口(2 / 2)

随着总指一道道命令传出,各旅的大口径榴弹炮开始对俄军炮火进行压制射击。总共54门105毫米榴弹炮、54门120毫米迫击炮和108门75毫米榴弹炮一起发威,顷刻间,俄军阵地便陷入一片火海!


失去了炮火的压制,近卫军的轻重机枪开始发威,正在进攻中的俄军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境地。


当俄军军属重炮部队被击溃后,参与攻击的俄军步兵根本没意识到远程火力的优势已经转移到了对方身上,他们依然按照事先预演的那样击中兵力打击对方一个点。


对方就在眼前,俄国人甚至都可以看清对方的表情,然而从正面、侧面射来的密集弹雨像一张蜘蛛网一般牢牢的将俄军步兵锁死在进攻的路途中。


俄国人不敢继续冲锋,身形抬得稍微高一些就会被不知道从那么射来的一发子弹消灭。而趴在地上虽然降低了被子弹打死的概率,但是堑壕中的小口径迫击炮依然可以有效的杀伤这些在地上趴着不动的敌人。


目标就在眼前,但是之间的距离却难以跨越。


“如果你集中起来的火力能保证不被对方摧毁,或者能够在对方火力打击之外,那么集中火力攻击一点确实比较有效。但是如果你在对方远程火力打击范围内的话,还敢明火执仗的将手中大部分重武器集中起来的话,那就是找死了。”


如果弗兰格尔能够听到鲁登道夫的这番话,他也许不会这么早的就将自己的重火力损失掉。然而,现在说什么也晚了。


精心布置的阵地让从任何一个方向进入的敌人都处于环形火力的打击之下。


武器的打击效果取决于密度,但绝对不是单纯由密度决定的,一挺机枪有一个好的的位置,所发挥出来的作用有可能比3挺甚至更多的机枪更好——这就是为何英国人在机枪射术中强调侧射的原因!


利用效率来弥补数量的不足。同时在迫击炮和掷弹筒清除掉对方威胁比较大的机枪和臼炮后,用机枪组成的火网足够将任何一支步兵部队死死锁住。


俄军期望着能够依靠手中的机枪和轻型火炮压制近卫军的火力,但是可惜,无论从武器性能还是数量亦或是从射手水平上来说,他们都不如对手。


麦德森机枪的弹夹太小了,用来点射压制也许还可以。但是如果持续不断的扫射的话,还是洗洗睡吧。近卫军的轻机枪采用转盘供弹,可以容纳75发子弹,而02式重机枪则配属的是250发弹链。


俄军的马克辛机枪倒是具有很好的持续压制火力,但是巨大的枪口火焰和体积让他们成为了近卫军迫击炮的首选打击目标。


这也是为什么近卫军用02式重机枪淘汰了马克沁的原因。相比之下,02式更轻、更容易保养、更隐蔽。只是射速稍微差了一点儿。


至于俄军的小口径火炮和迫击炮。跟近卫军的70毫米步兵炮完全没法比。


近卫军推出的70是毫米步兵炮让所有团以下指战员感动到哭。性能太优良了!如果不是考虑到骑兵需求和堑壕作战,他们甚至觉得迫击炮都可以靠边儿站了。


部分俄军也尝试的将火力分散下去,然后用交替掩护的办法来稳扎稳打。但是士兵的素质却跟不上军官的思路。


打法粗糙的俄国人始终无法把握进攻的节奏,面对突然出现的火力点,他们只有一种打法——那就是顶着对方猛打,直到麦德森机枪中的子弹打光,然后换一个新的弹夹继续射击,直到被一发榴弹或者迫击炮弹送上西天。


相对而言,近卫军的支援火力点则始终是在不断变化的。一个机枪组很少在一个地方打光一条以上的弹链。而轻机枪则更加灵活,他们的任务本来就是在侧翼游动攻击。而且在连、排之间,火力点的配合也很细腻。很少有两挺机枪同时打光子弹的情况出现,大家都尽可能的保证火力的延续性,不给对方一点机会。


至于连、排所属的小口径速射炮和迫击炮兵则主要承担反火力点任务。他们以炮组为单位寻找对方的重火力点。然后采取爆发射击的方式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摧毁对手,随后转移阵地,在一个新的地方重新架炮。


‘呯呯炮’最早是布尔人在第二次布尔战争中采用的,当时冯国璋他们在南非,敏锐地发现了这种小口径速射火炮在战争中的作用,随后便开始在近卫军中装备使用。


连队里的小口径速射炮只需要两个人就可以操作,而60毫米迫击炮组也只有3个人,所以他们转移的速度十分迅速。在俄国人眼里,他们就像游动的死神一般捉摸不定,随时会给你致命一击。


近卫军的这种战术习惯养成来源于中法战争。当时,缺兵少械的黑旗军如果不能做到打一枪换一个地方,根本坚持不到战争结束。


游击,这是近卫军作战的精髓!哪怕是阵地战,也是运动着打!


时间在一点儿一点儿推移。现在,俄国人只能用他们巨大的数量优势来一点点消耗对手的防御力。


请收藏:https://m.yunshu5.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