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呼机里,对方已经下线了。也就是在对方下线的时候,背后两架黑鹰直升机突然爆出两团巨大的火球,瞬间吞噬了两架直升机。还有一架急着发射出了四颗火箭弹六向一侧闪避。三颗打偏了,一颗击中车尾。警报提示音响彻整辆列车,听起来损伤不小。
“损管单位呢?立刻抢修,抢修不了就卸下车尾,我们没那么多能源拖着一节着火的尾巴!”简单地下达完了命令,我爬上第三节车厢——可能是最后一节——的楼梯,走进狭小的炮塔里。我从没见过把炮塔装在列车上的(二战时的确有装甲列车,但很早就淘汰了。联军的装甲列车没有防御盟军飞机的能力,而联军游击队从不会被盟军装甲列车难住),这次初见真是雪中送炭。
爬上梯子,我进入了炮塔。炮塔只有一半露在车厢顶部之外,人坐在里面只能蜷缩成一团。这个炮塔的设计可能是专门用于防空的,面前是半截露在外面的防弹玻璃,正中间的多管机枪在防弹玻璃上还有一个十字准星。背后是防弹钢板,座位也是防弹坐垫,但真要打中了……很怀疑有多少防护性。
“列车炮塔启动……”电子提示音缓缓响起。令我惊讶的是,面前的玻璃罩竟是一块触摸式显示屏!“真是让人意想不到……”我喃喃自语道。我不太喜欢信息化装备,但它们操作比机械化装备简单得多是毫无疑问的。
那架直升机已经完了。它企图绕开,而且第四节车厢顶部燃起的大火和寒风中飘起的烟尘妨碍了热感成像。好在我不需要热感成像,机枪子弹射程有多远,我就能打中多远的目标。
“叮叮叮……”清脆的射击声和子弹壳落地的声音随风即逝,还没传开就消散在寒风中了。那架直升机的左侧中了一排扫射,侧壁直接被机枪撕开了一条横贯整架直升机的伤疤,喷出的不只有燃油,还有点点星火。蓝底白色的“自由鹰”标志宛如被人拦腰砍断,随后又在另一侧巨大的冲击之下炸成了第三团火球。这不是我的功劳。
“汤腾凯……你总算来了,”我说话的语气里不带感激也不带责备,“有点好奇的是,平壤军用机场是如何放行,批准固定翼飞机起飞的?”
“什么时候联军规定过‘塔台不批准,飞机就不能起飞’?”汤腾凯爽朗地笑着说,“再说,如果没有我,路上又要多一节铁皮棺材了。在这种荒凉的地方清理垃圾很麻烦的。”
从空中掠过我们头顶的,不是随处可见的武装直升机,也不是那些强到不可思议的米格战机,而是一架带着红五星标志的倾转旋翼机!“是我们的直升机!是我们的‘虎雕’!‘风狼’万岁!”耳机里响起了一片呐喊声。
“‘虎雕’?直升机!”我有点听不太懂。三战海参崴战役期间,东北地区缺乏大型机场导致米格不得不从“三七线”上一次次远征海参崴的惨痛教训,促使中国研发能在固定翼飞机和直升机之间随意变换的“旋转倾翼机”。但我听说这个工程并不成功……
可现实就是现实。无论速度多快,联军的武装直升机拿镭射幽浮也束手无策。而从眼前划过天空的那架直升机不一样,虽然还是外观还是直升机的外观(机体的流线型弧度比普通直升机完美,但速度……嗯,很接近音速了),但同时也有固定翼飞机一般修长的机翼。按理说,正常的武装直升机两侧也有机翼,就是没这么长而已。直升机上方的螺旋桨也在,竟然连后部的机尾翼都配备了。“汤腾凯……你开的究竟是直升机还是战斗机?”当汤腾凯那架噪音极大的直升机呼啸着从一台镭射幽浮旁边穿过的时候,我感觉自己冷汗直冒。虽然驾驶高超音速飞机我也不怎么熟练……但汤腾凯开实验型号的飞行器真没问题吗……我记得他在模拟舱里光直升机都摔坏过二十架……
“别担心。对付这几个没吃饭的垃圾很简单,”汤腾凯似乎知道我的想法,“我拖住一台,另一台……”
然后信号中断了。我打起精神,开始注意“另一台镭射幽浮”。此刻它还在漫无目的地扫射列车侧壁。镭射幽浮在开火的时候速度会变得特别慢(可能是镭射光束需要长时间照射某个被攻击的部分,而镭射幽浮的移动速度太快了吧),基本上打不中我们高速移动的火车。但是第四节车厢的火势越来越大了,警报装置现在的声音更是震耳欲聋了。“别灭火了,分离第四节车厢,等火烧到其他车厢就完蛋了!”
此刻镭射幽浮正从左侧,从我的面前冲过来。该死,他为什么不从车头或车尾过来?子弹打在镭射幽浮的肚子上毫无杀伤力。没错,虽然击中了,但镭射幽浮的底座位置有大片的重力磁铁区,几乎对高射炮是免疫的。也就是说,高射炮之类的武器想要摧毁镭射幽浮,唯有攻击它们四周的边缘部分。
“给我快点!”镭射幽浮此刻越过了我们头顶,最后在第四节车厢上方悬浮着。万幸,在第四节车厢正在缓缓离开铁轨,慢慢浮在了空中。听说镭射幽浮依靠吸取杂物能提炼并吸收能源为己所用,今天算是见识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