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云书屋>军事历史>日月当空照中华> 第六三零章 不二人选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六三零章 不二人选(2 / 2)

“朕已口谕内阁辅臣,明日辰时,在建极殿特别增加一次朝会!但愿卿等能够明白朕的心意!”


到了这个时候,殿中人多少都已经明白了皇帝的心意,人人都知道年轻的皇帝怕是想要御驾亲征了。


可是御驾亲征有那么容易吗?


然而,人人心中虽然都是各有盘算,但是皇帝话已至此,也此时殿中诸人都是皇帝特意叫来的人选,其中也没有那种非要跟皇帝对着干的人物。


接到大同的急报之后,崇祯皇帝就连夜召见了内阁阁臣和六部、都察院的堂官。


一方面是向他们通报建虏从杀胡口入关的敌情。


另一方面也是跟他们谈谈自己的想法,统一一下思想,为自己下一步亲自坐镇居庸关埋下伏笔。


今天崇祯皇帝没让内阁阁臣和其他朝堂重臣前来武英殿,就是因为已经暗示过了他们那些基本无关的人员,并让李国鐠、徐光启等人去做六科廊一些人物的工作去了。


今天来的这些人,都与军务有关,他们中的绝大多数都将在下一步崇祯皇帝的御驾亲征之中伴驾随行。


崇祯皇帝在建极殿朝会之前分别找了这几拨人谈话,效果还是有的,至少这些已经明知道皇帝心意的大小臣子,在第二天举行的建极殿朝会上,就不会再公然跟皇帝作对。


崇祯二年十月二十八日上午辰时,崇祯皇帝准时摆驾建极殿。


如今这样中小规模的建极殿朝会,每个月只有两次,称之为朔望朝。


一开始的时候,还有不少朝臣以及都察院、翰林院、詹事府、六科廊的官员上书,批评皇帝懒政怠政惰政,要求皇帝增加举行朝会的次数,规模,时间,等等。


但是崇祯皇帝一概置若罔闻,久而久之,也就没什么人再自讨没趣了。


而且改成了朔望朝之后,除了一个月两次的“大交班”之外,皇帝或者在文华殿召见内阁大臣商议处置政务,或者在武英殿召见军机处、兵部、五军都督府的官员商议处置政务,或者在乾清宫召集内阁和军机处以及相关人员举行御前会议,共议军国要务,不仅没有什么耽误朝政,而且处理朝政的效率不知高了多少倍,根本不存在什么懒政、怠政、惰政的问题。


如此一来,建极殿的朔望朝,渐渐地就成了新的惯例。


皇帝临时增加一次建极殿的大朝会,反而需要内阁中书舍人至少提前一天行文各部院寺府,告知与会官员预作准备、按时参加了。


因为,如今的建极殿朝会,虽然不是之前在京四品以上都参加的皇极殿的大朝会,但是算下来,参加的人也不在少数,包括了在京六部侍郎以上、都察院都御史以上、六科廊都给事中以上、五军都督府都督以上,以及大理寺卿、翰林学士、詹事府詹事、军机处参议、通政司通政以上的官员,累计七十人上下。


皇帝亲自召见各部院寺府堂官一起举行大朝会的次数少了,但是各部院寺府内自己举行的部务会、院务会等等会议,却日渐多了起来。


皇帝只管军务和大事,倒让各部院寺府的堂官们在政务上有了更多发挥施展的空间和余地,一个个也都变得积极务实起来了。


崇祯皇帝来到建极殿内,在内阁大臣与文武两班高官的大礼参拜之中,登上属于自己的御座,等待众臣礼毕,说道:“今日特别增开大朝会,至于原因,想必卿等都已经知道了!建虏破边而入,大同、宣府危殆,雁门、居庸,亦成险地!雁门不保,则山西顿成焦土,居庸若失,则建虏立刻兵临京师城下!”


说到这里,崇祯皇帝看了看肃立于建极殿中的一众高官显贵,脸色逐渐沉了下来,冷冷说道:


“大同边讯传来,朝臣议论纷纷!都察院和六科廊的一些御史、科臣,不管是知兵的,还是不知兵的,一个个上书与朕,言辞激扬,情绪激烈,有要求治罪范复粹、祖大寿的,有要求诏令天下督抚、勒兵勤王的,甚至还有建议调动辽镇、入京救援的,简直是荒唐透顶!”


说完这个,崇祯皇帝大声说道:“国家有事,自有五军六部内阁辅臣佐朕处理,若是五军六部内阁辅臣处置有失,方需科道言官检讨纠举,且须吏科言考成,户科言財计,兵科言兵事,刑科言刑狱,各司其职,各负其责,何得越权而妄言耶!?”


请收藏:https://m.yunshu5.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