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云书屋>军事历史>日月当空照中华> 第七九三章 何许人也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七九三章 何许人也(1 / 2)

马懋才向军机大臣李邦华询问朝廷派来接替他的人选问题,也是应该的。


毕竟他这个卸了任的前延绥镇监军御史,是需要向继任者交接手头掌握的各种事务的。


马懋才到任西北之后,虽然参与延绥镇的作战事务不多,也不深,但是作为延绥镇的监军御史,他却也掌握着整个延绥镇的边军营兵和卫所的兵籍兵册、人数饷额,将校士卒的功过记录,以及监军御史安插在各个营头部伍之中的线人等等机密事务。


这些东西,都是监军御史才有的权限,其中有些事情连延绥镇的总兵官都不掌握。


而这,都属于前任监军与继任监军之间必须交接好的情况。


对于刘可训这个人,马懋才只是依稀记得,曾在去年京师传来的西南捷报上,以及朝廷关于封赏平定水西之乱有功之臣的邸报上,看到过这个名字,但是对于这个人,他却并不了解,实不知其为何方神圣何许人也。


不过,对于朝廷的旨意,像马懋才这样进士出身的文官,如今当然是不会轻易提出质疑或者表示反对的了。


他在上任延绥镇监军御史之前,不过是都察院里的一个七品御史罢了。


短短两三年间,只是因为在甘泉峪一带募民屯田,以及开采炼制猛火油的功劳,就连升数级,成为了陕西承宣布政使司的右参政,这已经不是一般的恩遇了。


对此,他还有什么好说的呢?


因此,当李邦华说出了刘可训的名字,并且没有对他做过多解释的情况下,马懋才只是“哦”了一声,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没有再多说一句话。


对于如今的京师朝堂,或者说对于如今的崇祯皇帝,马懋才有着一种莫名的信心。


当今这位崇祯皇帝即位以来,短短三年时间,大明朝原本大厦将倾的局面,就为之一变。


京畿之地工矿业焕发生机、勃然兴起的景象,马懋才虽然没有亲见,但也多曾耳闻。


远的且不去说它,单纯说马懋才自身在陕北延安府等地的所见所闻,就已经让他深有体会。


虽然乡村残破、田土抛荒的情况并没有出现太大的改观,但是数年之前陕北流民汹涌、饿殍遍地、人争相食的场景,却是看不到了。


这其中,有流贼裹挟大量流民窜晋,最终被官军剿杀的原因,也有大量流民扛不住饥荒而倒毙荒野的原因,但是三边总督府在宁夏等地的招垦令,却也发挥了不小的作用。


两年多来,在陕北活不下去的百姓们,或主动,或被动地成群结队涌向宁夏沿黄地区开荒种地,一方面充实了宁夏片塞外江南,另一方面,也让陕北大地一下子人去地空。


高迎祥等众贼头再次窜回陕北,之所以没有能够像以往那样振臂一呼应者云集,再次搞出什么声势,就是因为这几年来,陕北原有的人口,大量地流往了他方。


像马懋才这种出身于陕北安塞县地主豪绅之家的进士,当然知道之前陕北流贼遍地的根本原因究竟在哪里。


在他看来,陕北全部乱象的根由,不过是陕北人多地少兼且连年干旱,粮食欠收,大量穷苦百姓活不下去造成的。


而其中最根本的原因,则是有限的宜耕土地,高度地集中在少数地主豪绅之家,而大量穷苦百姓没有土地,或者只有很少的耕地。


只要解决了土地问题,解决了耕者有其田的问题,那么今后即便仍旧是天灾连连,老百姓们总还是能够种出来一点点粗粮,可以用来救命的。


而老百姓但凡还有一条活路,他们就不会铤而走险,跟着那些贼头们去造朝廷的反。


马懋才自己在甘泉峪募民开荒屯垦,并且以工代赈,雇佣大量民壮开采炼制猛火油的经验,也使得他进一步认清了这个道理。


土地,只要有了足够多的土地,流民的问题,流贼的问题,就将迎刃而解。


而三边总督府的招垦令,以及如今朝廷收复河套,占领漠南所得的大量土地,则为解决秦、晋、鲁、豫、北直等地的流民问题,提供了一个百年不遇的良机。


请收藏:https://m.yunshu5.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