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将的思想比文官要单纯的多。只要比他们强大的人他们就会真心佩服。包拯编写的教材让武将们感觉包拯真的是他们中的一员了。而当包拯在训练场上不经意间显露了几下箭法之后,将军们觉得包拯已经是他们中受人尊敬的强者。
包拯为真宗皇帝献上的神臂弓在工匠的努力下已成功的复制出一批样品,这些弓弩被拿到军校秘密试验。将军们一下子就喜爱上了这东西,甚至有人断言,有了神臂弓宋军组成军阵就不怕数量差不多的游牧民族的骑兵的冲击了。
当听说这神臂弓是包拯献给皇帝的之后,武将们甚至都有点儿迷信起来,认为这一定是要让大宋重新崛起,派出包拯这样的能人来帮助大宋了。
包拯每天在军校之中忙忙碌碌的,逐渐和军校中的老师和学员们形成了不错的关系。有几个头脑灵活的学员被老将们一致看好,认为他们是大宋未来的希望。为了加强对这些好苗子的培养,包拯经常在课堂之外和那几个好苗子进行讨论,讨论时当然少不了那几个经验丰富的老将。
在大家一起讨论的时候自然少不了要谈起收复燕云十六州,谈论起大宋所面临着的对外形式。
如今的大宋将领都认为契丹是首要敌人。收复了燕云十六州,大宋有了地理上的屏障,国家才有了安全保障。为此包拯同他们还有了激烈的争论。
“我认为如今大宋主要的敌人不是契丹人,而是西北的党项。”包拯提出了与众人不同的说法。
“包校长为什么有此一说,难道周边的敌人不是契丹最强大吗?”一个年青的将军问道。
“最强的不见得就是首要的敌人。契丹建国甚至还要早于大宋,到如今已有数百年历史,在经济、军事方面都有了很大的发展,在同大宋的战争中屡次取胜,而且还占据着大宋的战略要地燕云十六州,对大宋的威胁确实很大。但自檀渊之盟后契丹人内部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各部落之间忙于权力的争夺,契丹的政权内部很不稳定。如今大宋和契丹在边境都布置了重兵,看样子剑拔弩张。其实是麻杆打狼两头害怕,谁也不敢轻易的发动战争。契丹人不敢动是由于他们内部的原因,而大宋虽然有志收复燕云十六州,却不敢有所行动,却是由于有后顾之忧。这个后顾之忧正是党项人。”既然谈到这个问题包拯索性给大家分析一下大宋所面临的形势。
“党项人不是已经臣服于我大宋了吗?还顾虑它干什么?”有的将领对包拯的说法不太赞同。
包拯整理了一下思路继续说道:“党项人虽然表面上臣服于大宋,并且接受了大宋所封的官职,实际上是由于大宋同契丹人签订了和平条约。党项人感觉自己面临的压力骤增,才采到的权宜之计。大宋对党项没有失去任何的初建控制。党项人却通过同大宋做生意不断的增强着自己的实力。只要哪一天党项人觉得自己的实力足够的强大了,必然会提高对大宋的要价,必然会从大宋分裂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