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觉之间,时间竟然在缓慢的流逝,随着孙策及其势力的不断壮大,诸葛亮也将更多的关注放在了他的身上,在某种程度上这是一个很值得他拉拢的人物。
苏炳炎也意识到了这一点,只不过他没有点破而已那他为什么能够看破?主要是因为诸葛亮在发给他们的消息当中,越来越多的汇聚着来自政策方向的东西,这就意味着诸葛亮的有意无意的,怂恿孩子们将来可以到这个英雄的帐下效力。
这是苏炳炎并不清楚,诸葛亮是不是真的有这样的动力,因为在两种体系当中虽然也有类似的公告板,但是扬州体系公告的内容和传达出来的潜意识信息绝对不可能包含怂恿这样卑劣的行径。
因为几乎所有在凉州体系接受教育的学生都在潜意识里有这样一个认知,那就是在他们毕业之后将会加入到凉州体系当中工作。最初的时候。苏宁就是通过各大企业在大学里招生,让孩子们意识到从这里接受过教育之后,可以有一个相对稳定的饭碗。
但是现在的诸葛亮才刚刚开始。手底下根本没有苏宁当年所创建的那些企业,更不要说给别人一个稳定的饭碗了,就连他们家族如今也是漂泊在外,能够衣食无忧,还多是靠了刘表的帮助,可惜刘表并没有在这方面给予他更多的支持,因此他也只是能够管够自己的温饱,而不可能再照顾学校里的孩子。
所以当这些孩子们来到学校的时候,第一件事情就是教起他们应该收取的学费,虽然扬州体系的教育机构在这方面也没给老百姓带来太多的实惠,但不可否认的是。扬州体系的各大教育机构在一开始的时候就在各种教学用具上做足了心思,至少光是学生们能够带回家里的发放物品,包括看上去还算颜色统一的制服在内,都是相当具有实用价值的,而且孩子们还可以得到量身定做的各种小型农具。这些都是相当有价值的,因为它不但是两种体系,工业体系的最早产品之一,而且还为家里节约了一大笔开支,要知道孩子在这么大的时候,其实是最讨人厌的,给他弄去,让他下去干活的话,他用不了成人的农具,但不给他的话,这样的半大小子是能够吃死老子的,因此一个合适的农村对他们来说很重要,但大部分家庭。都不可能为孩子置办一件只用几年便要淘汰掉的小农具。
但是苏宁和她的两周体系却为孩子们发放了一整套这样的农具,对于学生的家长来说,光是这一点他们就要好好感谢一下苏宁和他的凉州体系。
然后在诸葛亮这边,虽然他也准备了足够的教学用具,但不幸的是大部分数量稀少,所以孩子们平时接触的机会并不多,虽然说在他的构想当中,今后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它完全有实力,慢慢的为孩子们补齐这些东西,但现在看来最大的问题在于,他一下子铺开的
<istyle=‘lor:4876ff‘>-----这是华丽的分割线--</i>
小说网友请提示:长时间阅读请注意眼睛的休息。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