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终,山遐还是选择留了下来,当然是在沈劲郑重道歉、给了台阶的情况下。不过虽然留了下来,但他对沈家这兄弟俩印象却实在恶劣到了一定程度。
山遐对自己印象如何,沈哲子倒不在意。他只是要用其人,又不是要谈恋爱,无所谓相见两欢。而且,随着他获得开府权力后,日后麾下属员肯定也会得以大大扩充,而能否驾驭得住麾下一众性情、心迹都不相同的僚属,也是对他的考验之一。
除了李充、山遐等人之外,沈哲子今次过江,还招揽到许多其他南北人家子弟。这些人也都有一个比较类似的方面,那就是时誉不算太高,但又确实有某一方面的才能。虽然没有发现什么惊才绝艳的王佐能士,但如果能够各尽其能的话,搭建起都督府的框架绰绰有余。
譬如山简,沈哲子看重其人的就是那一股孤愤之气。诚然这种性情的人过于偏激,是不能作为决策者来使用,但却是一个很好的执法者,因为自己本身有着浓厚的道德优越感,所以在执法的时候,便能做到不徇私不软弱。
所以在经过一番观察和考虑之后,沈哲子便签署升任以来第一项比较重要的人事任命,将山遐任命为都督府功曹从事,监察六郡行政吏治和民律执法。
对于这一份任命,镇内不乏哗然,甚至包括山遐自己在接到任命之后,都有些不敢相信。要知道前几日那一场小纠纷,彼此闹得都很尴尬,他本以为沈哲子言语挤兑留下自己,只是因为不愿承受苛待礼慢远投之士的恶名,顶多只会安排自己一个无足轻重的闲职,又或干脆发配到荒县由其蹉跎下去。
功曹乃是府下相当重要的属员之一,像是上下官吏政绩考评、功过奖惩,俱为本署事务,甚至还有一部分民事司讼权。虽然淮南都督府如今军事先行,但是功曹也可以称得上是名列前茅的一个属官。
所以在接受到任命后,山遐也是第一时间前往郡公府,想要询问究竟。
沈哲子对此回应倒是很简单:“功曹严肃之职,正待峻整之人,山君正宜其选。我是假王命举贤良,希望山君能勤恳用事,不负所用。”
山遐听到这话后,长久默然无语,只是觉得自己更加看不清楚沈哲子这个人,究竟是一个利禄熏心之徒,还是一个竭诚王事的忠勇之辈。
又过了好一会儿,山遐才沉声道:“正如都督所见,某性非仁善宏雅之类,也无德名能令近者心折。既受所命,凡有历事,则必深持绳法,绝不徇私罔纵,久则必失人情。都督若无容忍庇护之量,还请收回此令,不可因一人而害群情。”
“山君多虑了,我所重者正是你这一点。守土安民,何以乡伦人情之外,还要再以律令规治?乡伦有短,人情有偏,佐以律令,才可不偏不倚。如今镇内,乡伦和睦,人情也多兼顾,正欠律令刑徒持斧以正。山君若能长持此态,不酷厉不和流,律行于众,凡我在职,则必以山君为臂助,毋须自疑,毋须互疑。”
沈哲子这番话,就等于在说山遐是一个远于乡伦、悖于人情的乖戾之人。对别人而言,或许会觉得遭受侮辱,但山遐在听到这番话后,反而颇生知己之感,感慨道:“虚行于世几十载,长恨人不能知。与都督相见日短,但却知我颇深,识人之明,诚非虚言。身负重用,不敢狂言,惟求尽力,必使镇治清明如洗!”
讲到这里,他本来还想再劝告沈哲子几句,不过又想到早前所受讥言,满腹牢骚便按捺下来,转而又对沈哲子说道:“既受所命,请乞二三佐吏引我入乡,稍作审辨巡察,来日执事才可持正于怀,不失偏颇。”
对于山遐这种雷厉风行的风格,沈哲子倒是比较欣赏。而且他与此人也确实没有什么私谊可论,于是当即便挑选十多名书吏佐员跟随山遐入乡巡察。不过他倒是没有给山遐便宜行事的权力,凡有所见,只录得失,不可私自处置。
毕竟,就算是要整顿吏治,也要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先让镇中感受到这种肃杀的气氛,如果还有人要怙恶不悛,那时候自有山遐派上用场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