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兄,为何朝廷明知有这些山贼的存在,但始终不见朝廷派兵前来剿匪?难道朝廷真就对让这一带的百姓不管不顾了吗”。苏无轼愤愤不平的说道。
作为道宗的大弟子,平日里虽然也曾随师长下过山,体验过些许世间百态,但他从未见过像今日这般有山贼大肆屠杀百姓之举。
他其实能想象的到,在成为废墟之前的乌山镇是怎样一翻情景。
百姓安居乐业,渔农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所以,在看到乌山镇的此情此景之时,他的心中很是压抑。
压抑于自己身为修行之人,却未能保护这些善良的百姓们。
“苏兄有所不知,朝廷也曾多次出兵剿匪。但由于这些叛军熟悉地势,占群山而连守之。又加上也曾是朝廷jūn_duì 。对朝廷所用之兵法了如指掌。所以这才导致多次的剿匪失败”。
虽然纪纲此时的话言之有理,苏无轼也有些明了。
但他是江湖中人,只善于武林中的搏杀,并不知道当两军交战之时,个人之力其实是微不足道的。
所以,只见他,问道“朝廷接下来可有所作为?”。
可没等纪纲回答,木一一却突然沉声问道“敌方有多少人马?”。
“拥兵五六千,马匹不足百。因为这一带崇山峻林,所以骑兵难以在此地有所作为。而对方半数兵力为弓兵,善射,并且能在这山林的掩护下发挥出最大的作用”。
“那敌方将领的修为如何?”。木一一继续沉声问道。
“敌方首将赵半山,曾是‘前朝’湖广总督。其修为更是以至三品下,宗师之列。名下更有二品百夫长十数名。而也正是因为这些修为高深的武将,才会导致朝廷的屡屡失败”。
“噢,对了。王师叔,苏师兄。纪纲忽然想到一事,也许对贵宗的寻书一事有所帮助”。
“纪师侄,请讲”。
纪纲虽然言及道宗之事,但是他却看向了施无为及木一一两人,道“经过朝廷近几日的查探,询问。有一幸存的村民曾发现,有一名行踪诡异之人曾来过乌山镇,并身负一个包裹离去。而此人离去之日正是入两位所说的,孙宅着火之日”。
此言一处,仿佛点亮了场间几人心中的灯火。只见众人此时都是盯着纪纲,等待着他的后话。
纪纲见自已这一言,似乎也是说中了几人心中的疑虑,也是继续道“而且,据那幸存者的口述。当日那名行踪诡异之人的衣着打扮与马贼的几位头领很是相像。他说自己肯定那些马贼应该是事先派人来此地打探,而后才做了袭击之举”。
王征南听完纪纲的阐述,心中也是有了些许的眉目,道“那据师侄所言,我道宗的太乙真经,极有可能在那群山贼手中?”。
“师叔所言亦正是师侄的猜想,而且此次乌山镇的惨剧已经惊动了朝廷,所以陛下才特令兵部侍郎李大人来此坐镇,决心要让杀尽这些危害百姓叛军”。
王征南当听说有了真经的下落之时,本想让苏无轼先行回道宗禀报。但在听说此时已经引起了朝廷的重视之后,便也是有了决策。道“纪师侄,既然朝廷以在备军,那道宗上下亦会全力配合。一举消灭这些流寇”。
………..
“纪兄,为何过去了五日,还不将这些尸体埋葬?反而是暴尸于此地?”。在几人谈论完这些流寇之事后,苏无轼还是出声问及这些死者的情况。
“是这样的。其实我们本打算今日就将这些尸体掩埋,但是因为昨夜乌山镇来了一位佛宗小师父,想要替镇中死去的村民超渡。所以今日才未做掩埋”。
“儒宗之人也来了?当今天下三大宗的几位弟子都来了,看来乌山镇这几日要热闹了…..”。木一一心中正想着。
在几人谈论着日后之事时,就见孙宅门口突然来了一位年纪轻轻,神态虔诚的光头小和尚。
之所以称他为小和尚,是因为对方的年纪,真的很小。
圆滚滚的脑袋之上,睁着一双水灵灵的大眼,而他的眼眸之中,似乎还有这一丝丝的惶恐之意。
此时小和尚看到宅子内已经有了几位人时,便小声道“阿弥陀佛。小僧无念。今日前来是想为这些死者超渡。不知几位是否是这些死者的亲友或是家属?”。
纪纲上了前,开口道。
“大师,我等并非死者家属及亲友”。
之后,他便介绍起了众人“在下是儒宗正武门弟子纪纲。这位是道宗青竹峰峰主王征南王道长…”。
“原来是王道长啊。我常听师傅提起过道长你”。只见小和尚此时正用他那呆呆的表情,看着王征南。
“不知令师是?”。王征南疑惑道
“哦,我师傅法号空智”。当这小和尚提起自己的师傅之时,他的脸上,他的眼神中散发出的是一种无比的敬仰之情。
因为,师傅在他眼中,可是比佛祖还要厉害的佛。
“空智师兄?”。当王征南听说了这小和尚竟然是空智大师之时,他心头猛的一震。紧接着,眉宇间却是生出了一丝丝的忧虑。
因为他很清楚,这位大师,曾经是佛宗宗门内最有希望突破四品之人,可是无奈,二十年前发生的那件事,却是让这位大师,彻底的消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