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云书屋>军事历史>明末求生记> 第567章 烦恼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567章 烦恼(1 / 2)

最后剩下的,背景极其强硬,不是比朱鼎渭还要张狂的宗室,就是有阁老撑腰的商贾,仍不死心,不过在见识了涿鹿山的险要山势,得知涿鹿商社的东主和主要大掌柜都在塞外忙碌之后,暂时按下了贪念。


要想拿下涿鹿山,至少得出动上万大军,还不能是卫所里的那些废物,得是边军才成,而且面对如此雄关要隘,硬攻基本没戏,只能靠困,即便是困,山里也不会缺粮,得等人家缺兵少箭,才能攻下。


如此人数众多,旷日持久,还要动用边军的手段,必然惊动当今皇上,这些人偏偏又不愿让崇祯帝知情,遂暂时熄了念头。


况且东主、大掌柜这些主要人物都不在,就是打下涿鹿山也没多少用,他们可不认为一些喽啰就能要挟涿鹿商社。


最有能力动手的,自然非当今皇帝崇祯莫属,只是崇祯自登基扳倒魏忠贤之后,厂卫俱废,锦衣卫指挥使骆养性之类的完全就是摆设,耳目不通。


涿鹿商社的大名他当然听说过,不过在耿如杞和杨鹤的奏折中,那是献出了神物良种的义民,红薯土豆一旦推行天下,必将解决帝国的粮食问题。


既然如此,那人家赚些银钱也是应有之义,总不能叫商社白辛苦罢。


那些对涿鹿商社打歪主意的人,知道自己捞不到好处后,也不愿便宜别人,尤其不愿意让崇祯得到好处,以免这个皇上有了钱粮后脱离掌控,就这么默契地也不提,居然让涿鹿商社涉险过关。


此时的崇祯,比起历史上的他自己,日子要好过不少。


对内,北方虽有人作乱,但不成气候。


有了涿鹿山和塞外这两个需要大量人力的地方,将那些因旱情逃难的人消化得干干净净,再没人有心思造反,这一点,贺文瑞同耿如杞都看得很清楚,是以对涿鹿商社大力支持。


而留在陕甘作乱的难民,在杨鹤有了粮食后,招抚也进行得很顺利,崇祯为此还算满意,这个杨鹤有点本事,居然没怎么向朝廷要钱,也没怎么动刀兵,就把叛乱平息得差不多了。


当然了,境况的改善,崇祯自己并不得而知,他还是为明帝国眼下的困境烦恼,而最让他觉得头痛的,还是大明的外部,现在最凶恶的敌人,自万历朝末年在辽东兴起的后金。


孙承宗是崇祯的老师,是最让他放心和信任的人,所以崇祯才在杀了袁崇焕后让其督抚蓟辽,只是这老师能力虽强,花钱的本事也不小,这不,又伸手要钱来了,说是在大凌河筑城,基址已完,灰池亦备,不可半途而废云云。


总之就是一个意思,大凌河城修了一半,没钱了。


偏偏户部叫苦不迭,说是国库羞涩,实在没钱,又云辽东边军,靡耗钱粮,却又毫无建树,不如尽撤山海关以外的jūn_duì ,守好长城一线即可,如此一来,能省不少钱粮呢。


请收藏:https://m.yunshu5.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