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业泓和刘嘉弢虽然听章旻青的讲述也听得很有味道,但他们还不肯放弃仕途之路,自是没时间去钻研这些。七斤本是章旻青的书童,视章旻青为主人,自然也没必要多此一举的拜师。
“你们能不能告诉我,为什么要学这些?”
尽管有王业泓在敲边鼓,章旻青也没有马上答应下来。因为他觉得,对多数士子而言,科举之路才是正途,这些人难道就这样抛掉了科举之路?
“学生周琰,白天在看了先生以水汽之力卷绕纱线后,学生大开眼界。以往,学生曾在作坊见过依靠水力绕制纱锭的纺麻机,其速度远超人力,但受制于汛期和河流。若是能制成如先生所演依靠水汽之力的话,便可不受地形、汛期之制,大江南北只要有水之地,皆可设之。此乃造福万民,遗泽后世之伟业也。学生愿行之。”
周琰说的靠水力绕制纱锭的纺麻机,是元朝王祯《农书》中记载的三十二锭水力大纺车。这种纺车因为缺少梳棉机构实际上只能纺麻而不能纺棉。
不过毫无疑问的是,章旻青在“天一阁”演示的以水汽驱动风车给他们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也看到了在水车之外的新的动力模式的可能性。
听到周琰这么说,章旻青心里明白了过来,这些人为什么会放弃科举之途,转而对他的这些实验感兴趣了。
《左传》里说:“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三不朽。”
周琰话里的“造福万民,遗泽后世之伟业”,大约就是以他为代表的这帮人,认为这是可以“立功”的途径。相比科举的青史留名,“立功”乃是文人“三不朽”之一,诱惑显然更大。
“我明白了。不过此刻,我还不能收你们。想要跟我学习,你们先得通过考试。玄扈先生与泰西人一起编著了三本很重要的述著《几何原本》、《测量法义》、《泰西水法》。
你们之中,谁能把其中的《几何原本》读懂,再来找我。若是这三本书都能读懂,那是最好。当然,若是在读这三本书时,有何不解之处,也可以来找我,我会给你们解答。”
章旻青虽然清楚了这些人的想法,而且从心里对他们有这样的志向感到赞赏,但他依旧没有马上答应下来。而是让他们先去读徐光启的《几何原本》。
这主要是,事情的发展再次偏离了他的设想。他公开做这些实验的目的,只是想给当时参加雅集的士子们做个科普。并没想收什么学生。对他来说,手头上急需要做的事情太多,真没多少时间再收学生讲课。
特别是,就算他有时间收学生讲课,现在也不是合适的时机。要讲课,就需要有合适的教材,以往读过的那些数理化的内容,虽然大部分都还记得。可要教学生,就得把那些内容都记录下来,整理成书,这可是需要不少时间的。
其次就是,这搞研究也不是任谁想搞就能搞出来的,也需要看天分。只是是不是有这方面的天分,轻易不好判断,章旻青就想到了一个简单办法,让他们去读《几何原本》。
如果他们能读懂《几何原本》的话,那他的那些数理化课本写出来,或许这些人也能慢慢读懂。若是连《几何原本》都读不懂,那就别在这上浪费时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