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雨辰将手中的密报呈给了刘玉波,“都督,咱们治下福建的大姓,不外是林、黄、蔡、郑几姓,这几日宴请各位头面人物的,也正是这几姓中大家族的族长,他们无一不是在乡间一呼百应的人物,时常更是抗拒官府。属下认为都督不可操之过急,若是都督悍然捕杀了他,只怕在这台湾将会人心尽失!”
刘玉波笑道:“这来台百姓无一不是由我提供田土,房屋,农具,若不是我他们只怕还在内地过着苦日子,难不成他们敢为了这点小事造我的反?”
潘雨辰答道:“都督,你掌权日久也没什么亲族,不知道底下的百姓大抵是不会为什么朝廷、大义与人拼命,到是身边的田地财产,才是最重要的。除此之外,便是血亲。别看都督你给了大家伙这些活命的东西,让他们吃饱了饭,若是大开杀戒残杀他们的血亲,这些人造反是不至于的,但背地里骂您也是免不了的,依属下来看,反正他们翻不起浪来,都督又何苦一定要杀人。”
潘雨辰可是深知宗族的影响力,自秦大一统前,中国是天子与贵族共治天下,那时候的百姓连姓也没有,什么宗谱,族长之类,更是无从说起。自秦灭汉起,汉代举贤良方正为官,所荐者,大多是官员亲属子弟,乃形成世家门阀,西汉时世家势力尚不明显,汉法严酷,贵族世家动辄犯罪族诛。自汉光武厚待豪强,允许世家豪强拥有大量的土地部曲,门阀世家乃成为左右东汉政治的最大力量。汉末三国之乱,诸路豪强大多是拥有大量私兵部曲的地方豪门,无论曹、孙本人,还是其属下,皆以宗族为最得力臂助。至东晋南北朝,家族亲疏关系愈加重要,血缘近者高官厚碌,疏者虽贤才不得进用。门阀势力自此崛起,后来经过不断的战乱和后世帝王的改革打压,能在朝堂影响皇权的大家族固然是消失无踪,但家族为大的思想早已深入人心,中国之人无论是婚丧嫁娶,田土财产,皆与家族共有。寡妇再嫁,官不问而族长问,祠堂私刑皇权亦不得干涉,财产分割,也是请族中长老公议,一族族长往往比当地县官更能控制地方。到明朝皇权虽前所未有的加强,士大夫代表的儒家文化早已成皇权附庸,宗族势力便成为民间唯一能与皇权相抗者。
也只有刘玉波这样自后世来宗族观念淡薄,父母又是脱离宗族影响结成的“野鸳鸯”以及高家庄高老对他溺爱才没有让刘玉波清醒的认知这时代宗族的势力。
但底下的人自然知道厉害,故虽早知各族族长对刘玉波都有些不满,但也没有过分的激化矛盾,却怎么也料不到事情会发展到有人暗中试图推翻刘玉波统治地位。刘玉波更是料不到自已出钱出力,让这些在内地连饭都吃不饱的百姓过上好日子后,却仍然有人对他这般不满。
父亲之死已经让刘玉波内心憋着一把火,现下这群人又想推翻他的统治地位,无异于往他心中怒火上浇了一把油。品尝过权力滋味的人就像吃过肉的老虎是断然不可能放弃的,所以刘玉波是绝对不会将自己权力平白无故的交出去的,这群人既然将主意打到了他身上若不施展铁血手段,以铁和血堵上这群人的嘴,让他们明白自己的几斤几两,怕不是自己就要步上史书上那些可悲人物的后尘了。这些怎么能让刘玉波忍得了,
现下刘玉波虽说是愤怒,但伤感到是更重一些。他本想仅凭自己脑中现代理念,西方民主的思维逐渐改造旧思维旧传统。只是现在中国人尚未形成民族主义,以至于未来对异族入侵都麻木不仁,对国家大事大都持事不关已高高挂起的看戏态度,对革新祖宗法典的革新更是抗拒,对部分愚昧传统的固守,皆让刘玉波感觉理想与现实的冲突,他现下深深的明白凭一人之力改造民族,无异于难于上青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