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当今皇帝刘宏与卢植有仇,其实是从即位前,一开始就已经注定的,可以说卢植是第一个反对刘宏当年继承大位的臣子,并且是忠义直言的狠狠怂了一波大将军窦武,一点也不畏惧当时窦氏的权势。
当年桓帝早逝,并且无子,时为国丈的大将军窦武以及其背后的窦氏,想靠着窦武女儿窦妙为皇后的缘故,选拔宗室幼子为帝,卢植便对此颇为反对。他以“寻《春秋》之义,王后无嗣,择立亲长,年均以德,德均则决之卜筮”为由,认为这是最好的选立君王继承人的办法,劝诫窦武,让窦武选一个宗室年长之人即位,防止再出现皇帝被心术不正的宦官信任并且打击士人党人。
不过,窦武虽然是党人“三君”之一,在外界有“一世之所宗”之誉,但终归他也是人。在家族拥有可以掌握汉家大权的机会,自己可以通过控制小皇帝从而间接控制大汉的政治,即使窦武再如何清高,也根本不可能拒绝这样的权利诱惑,最终他也是拒绝了卢植的建议,在私欲作祟下,选立了当时年幼,并且家境没落的解渎亭侯刘宏为皇帝。
从这一点上看,什么所谓的正人君子,党人里的清高楷模,都是放屁,在利益面前还不是维护自己?更何况后来窦氏掌权,窦家父子在皇后窦妙的纵容下,抢取汉室宫廷财货,并带宫中美貌女子回府享乐,最重要的是得权之后也不聚拢人心,赏赐京中有功将士,反而大肆封赏窦氏无功子弟,最终在宦官一次看似简单,却十分致命的政变里彻底失败。
想想看,如果不是窦氏平日里自大,没有完全收拢雒阳军心,即使宦官掌握了皇帝、太后这两个大杀器后,也不该被宦官喊了一句“窦武反,汝皆禁兵,当宿韂宫省,何故随反者乎?先降有赏”后,半日功夫全部跑光。纵然其中有雒阳兵士畏惧宦官的原因,可是北军五校在窦武手下也有不少时日,数千汉军之中,竟然没有一个死忠的兵卒愿意为窦家效力,其拢略人心之能可见一般,权利斗争之术也可预见,其人说是志大才疏亦不为过,空有被士人捧起来的虚名罢了。
或许只能说这位党人“三君”将精力全部用在了权利、女人、金钱上面了吧,只是说来可笑的是,就这样一位贪财好色的“伪君子”,却是一位被党人称赞至今的名士人物,果然读书人掌控了舆论,什么东西都能黑的说成白的。
闲话少扯,不提窦武所为,只谈卢植。自从卢植劝诫窦武不要立刘宏为帝后,就已经变相的得罪了这位已经成了既定事实,要掌管大汉天下的皇帝刘宏。按照道理来说,卢植这般“不识抬举”之举,换成其他皇帝没有事后算上就算好的了,可偏偏刘宏并未追究,反而屡次将这位马融高徒拔耀中枢,讨论政事,非有难治大郡不会轻易让其外放出京,可见其得帝心之厚。
当然了,皇帝这么待见他,这位性格刚毅的卢植可不领情,时常找刘宏的不快。诸如劝诫他不要肆意享乐这些在卢植诸般劝诫里都算是小事,像刚刚朝堂喝骂阉宦羽翼却是最让刘宏头疼的,因为两边都是他不想治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