雒阳西方,烟尘滚滚,一支骑兵风尘仆仆的赶来,令得此时正在雒阳城外,不得入门的百姓侧目不已,暗想雒阳城内除了乱子,这城外也要跟着出乱子吗?
那支骑兵不是别人的部队,自然是放弃了步兵,主动带着黄忠麾下那三千余装备了马镫马蹄铁的骑兵,前来雒阳的伏泉的骑兵而已。
眼见附近百姓多有拖家带口,像是要逃难者,伏泉顿觉有异,连忙派人问询百姓,很快变得到了大致情况。
袁绍他们竟然想要玩这招吗?伏泉心中暗想道,他也没想到周勃、陈平他们当初诛杀诸吕,灭少帝诸子的事情,会再次上演。
不过,想想也很正常,党人想要改立自己能控制的天子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了,毕竟不说去岁天下党人都装傻充愣的王芬自杀事情,就是真实历史上,董卓入京后,袁绍他们一时之间对付不了董卓,不也是要要直接改立刘虞为帝吗?要不是刘虞知道这是个坑,忍住冲动没跳,否则后来的汉末历史又得变了。
“将军,如今何如?雒阳自世祖光武皇帝中兴移都以来,连番扩建,乃天下有数坚城,如今城门皆闭,吾等纵有护驾之心,然皆为骑兵,如何破城入宫救驾?”黄忠望着远处已然入目的雒阳城,忧心重重道,他们连赶慢赶,却因为入不了城而不能救驾,实在有伤士气,他可不信,就算伏泉本事再大,能用这数千骑兵攻破雒阳这座坚城。
闻言,伏泉并未言语,因为他自己都很认同黄忠的话,光武帝复国后,因长安残破,便移都洛阳。洛阳作为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城,因其位处洛水之北,水之北为阳,是故被名为“洛阳”,而因其位居天下之中,早在西周时便是名邑了。历经周、战国、秦、前汉、新朝、本朝六代而不衰,而且历朝历代对之皆有修缮、扩建,而汉以火德,本朝继承前汉国祚,而非更替天命,所以定都洛阳后,就把“洛”字改为了“雒”字,改称“雒阳”。
而建都雒阳,因为沿袭了“大都无城”的影响,所以雒阳城只有内城,没有外郭,虽然如此,看似不会如一般城池一样,攻城艰苦,但是别忘了雒阳城外的护城河。
那条护城河是本朝初年,引雒水绕雒阳城,修了一道自西向东、从北邙山山麓经过的阳渠。阳渠既是雒阳的护城河,又解决了雒阳城内的供水,在外接纳谷、瀍二水,灌溉伊洛平原,至偃师复注雒水以通漕,沟通了大河、雒水的漕运。
现在,袁绍等人封闭雒阳城门,再有阳渠在雒阳外围保护,伏泉麾下这支人数本就不多的骑兵,又没有太多攻城器械,就是想攻城都是难于登天了。
城内是没有着落了,看来只有城外了……这个想法在伏泉脑海中一闪而过,很快,他就想到了什么,拍手道:“袁本初,任尔如何精明,终是差了一招!”
这一声诈呼,立刻引起了黄忠的注意,他见伏泉兴奋神色,小心翼翼道:“将军,可是有所发现?”
伏泉并未和黄忠废话,指着雒阳城南道:“传令,全军绕道,前往太庙!”
黄忠诧异道:“太庙?”
“嗯!切记,切莫靠近雒阳城,令城内兵卒警觉!”
“诺!”
行礼回应后,黄忠便策马向其麾下兵卒下令,很快,一行人马,绕道远行,确保他们行军的烟尘引起不了远处雒阳城内的守军注意的情况下,直奔雒阳城南的太庙而去。
雒阳城内,时已至午后,在将满城街道都走遍后,袁绍便带着新君刘辩,进行下一道程序,也是重中之重,那就是告祭太庙。
毕竟,无论合适,新一任皇帝出现,如果不去祭拜祖宗,那新君和臣子明显都是不孝之人,在以孝治国的大汉朝中,明显是不可原谅。本来,新君即位后,明显应该再选合适时间,经过专门一套礼仪后,才会再去祭天拜祖,但很明显,对于现在的袁绍等党人而言,他们可没有这些时间去浪费,所以索性趁着雒阳城内局势尚好之时,趁热打铁,把那些礼仪程序上的琐事做完,彻底坐实了这新君之名。
一行人过平城门外御道东,往雒阳城南七里的明堂而去,那里是天子太庙所在,出城之前,袁绍还特意询问了守城兵将,城外是否有所异常,特别是西方,他最忌惮的伏泉的那支凉州兵,会不会突然就此赶来。
只是,袁绍的这些人都是在雒阳过惯了承平日子的人,除非是敌人打到雒阳城下,否则,根本也不会在意远方有没有不明敌人,而且伏泉在城外的骑兵又刻意避开雒阳城内的兵卒耳目,自然他们给袁绍的答案只能是一切就很安全。
这倒是让袁绍自嘲一笑,的确,他自己有些神经质了,伏泉的兵马就算再快,可是那刘宏的诏书才刚出发没几天,他难道能长了翅膀飞过来吗?今天,这刘辩成为新君的事情,他袁绍一定要坐实了!
七里的距离,说长不长,说短的话也不短,伏泉等到在太庙不远处的一处皇家林苑里潜伏,等待袁绍那一行人。
那处林苑的官吏在伏泉亮出骠骑将军的身份后,虽然知道伏泉这行为有些逾制,毕竟臣子未经允许,擅闯皇家林苑,这也是大不敬之罪。但是碍于他们听说的现在雒阳城内纷乱情况,最终也只能忍气吞声,任由伏泉麾下的骑兵入内,甚至还要被伏泉强制命令,为连日赶路,没吃上一顿好的兵卒准备吃食,真是有多惨有多惨。
午后,太庙内,在一行衣服各异的兵卒保护下,袁绍带着三公九卿以及百官,护送着新君刘辩,来到太庙的祖宗灵位前,这里祭祀着自前汉以来至今,为本朝认可的所有祖宗皇帝灵位。
本朝开国出,刘秀称帝后,最初因其为前汉高祖刘邦的九世孙,出自前汉景帝子长沙定王刘发一脉,因此仅仅祭祀前汉高、文、景三帝,并且,同时刘秀在雒阳修建四亲庙,祭祀其高、曾、祖、父四人。
后来,由于刘秀为汉室旁系,如今得国,算是已旁支入继大统,若以宗法制而言之,是为小宗。而帝系为大宗,刘秀称帝,即是以小宗继大宗,按照大宗万世不绝的理论,刘秀承嗣大宗,应以元、成、哀、平等西汉诸帝为先祖,而对于亲生父母等私亲所执之礼应当减弱,此即宗法所谓“为人后者为之子”是也。
最终,经过一番礼仪斗争,刘秀承认王莽为宣帝所加“中宗”庙号,而废除元、成、平帝的“高宗”、“统宗”、“元宗”庙号。然后以宣、元、成、哀、平五帝四世取代四亲庙,而按行辈,光武应当为元帝子辈,与成帝同辈,为哀、平叔父辈。因此刘秀尊宣帝为祖、元帝为父,与高、文、武三帝神主一同供于洛阳高庙,由刘秀亲自奉祀,而成、哀、平三帝神主供于长安高庙,由朝廷官员代为祭祀,至于其生父南顿君等则另立皇考庙,由群臣奉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