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岚与叛军交过几次手,亲身经历,知道朝廷的官兵根本就不是对手。虽然相信郑老头说的都是事实,但也不愿意说朝庭的坏话。深有感触的说道:“想不到叛军的攻势如此之猛,简直不可思议,只怕朝庭也没有预见到。当地官员应该将村民组织起来,抵抗叛军,他们只通知你们撤离,不是最好的办法。”
郑老汉说道:“说得轻巧,我们都是手无寸铁的农民,怎么能抵挡叛军?官家拿了我们的粮食,征了壮丁,可事到临头,他们先跑了,全然不顾百姓的死活。官家来报信,老百姓都相信,整个村庄一下子全乱了。本来生活得好好的,现在要逃难了,那能不乱呢?。牲口、猪、鸡鸭,大人小孩,闹哄哄的,鸡犬不宁。”
方岚说道:“这该死的安禄山,造了多少孽呀。”郑老头带着情感说道:“我家这头大肥猪,怎么也赶不动,儿子媳妇说丢了算了,逃命要紧。我可舍不得它,便冒着生命危险留下来照顾它。我老伴死活也要陪我,跟着留下来了。”
方岚没有见到郑老汉的老伴,以为是遭到叛军的侵害,突然插话:“咋不见大娘啊,是不是叛军进村,把大娘抓走啦?这些叛军无恶不作,真可恨。”他看郑老头神情很好,没有激动的情绪,也没有忧伤的表情,十分正常。心想,怎么会是这样?有些想不通。
郑老头瞅了方岚一眼没有马上回答方岚的问题,而是慢条斯理的说道:“你们这些官宦之家和朝庭的官员一样,都说叛军杀人放火无恶不作,其实不然。我亲眼看到大队人马从官道上开进,车水马龙,旌旗飘荡,秩序井然,根本就不进村庄,对老百姓秋毫无犯。前天,官家又来告示,说主上进兵神速,已经包围了洛阳,不日即克,并说主上体贴百姓,免征半年人头税,要我们安心种地。他们不叫朝庭称主上,看样子要改朝换代了。”
方岚迷惑不解,觉着不可能是那样。对老汉说道:“老人家一定是看错了,这些吃朝庭奉禄的官员,怎么会一个个的都跟着安禄山跑?情愿当叛徒,你说的不一定是实事。”
“怎么不是实事?这是我老汉亲身经历的事,还有假吗?现在这些当官的,和从前的大不一样。不懂朝廷的法律,按照自己的好恶办事,老百姓早就受不了啦。”方岚没有吱声,他认为郑老汉不是说谎的人。想了一会说道:“这我就想不通了,那些朝廷的官员,食君之禄,应该报答君恩。怎么会见风使舵?全然不顾社稷的安危。”他用自身的标准来衡量当朝的官员,当然想不通。其实很简单,张九龄下台后,唐玄宗不用读书人,重用李林甫这样不愿读书而善于应变之人。这些人只重个人利益,轻视道德观念,缺乏忠君思想,遇事见风使舵先保全自己,这样的官员能舍生取义吗?
二十多年来,官员换了一茬又一茬,那些饱读诗书只认死理的大臣都靠边站了,剩下来的是少之又少。而这些人虽然有忠君爱国之心,但独木不成林,没有能力与叛军对抗。事到临头也只能随大流,保一时之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