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城内的宫殿建筑皇甫超博并没有多少要求,不过前面王城的里面除了中间的各个宫殿外,必须将太仓和武库都建在王城之内,而后面的宫城的话,就交给他们随便去弄吧,毕竟自己不是专业人士。
和唐国一般,其余各个受封的诸侯国也都在抓紧时间做好各种准备,各种诸侯国当中,最先做好准备举行登王大典的是魏王袁绍,之所以如此之快,是因为袁绍本来就财大气初,当初早在袁术称帝之时就已经开始大修宫殿,只不过并没有像如今一般明目张胆而已,在封国公之后,袁绍便开始建造国公府,对南皮城内的建筑大修特修,没有想到刚修好不久就碰上了袁绍封王,如此一来正好派上用场。
与袁绍相比,速度要稍慢一些的是孙策,建邺城本是孙策军新建之城,从孙策领中入主丹阳郡开始就已经开始修建,在封国公后也已经基本完成,其规模已经不下普通王宫,如今孙策被封吴王,于是便将其稍作改动之后,便也把吴国公府改成了吴王府。
曹操的齐王府虽然要稍慢一些,但是却也有原来齐王宫的底子在,再加上这几年曹操军的战事上一直不利,曹操军诸人都希望正好借此事提升军民的士气,所以将齐王宫的主要宫殿修复,又加紧修建完善一些宫殿后,也很快举行了封王大典。
而西南方向的蜀王,虽然在益州早就有了不臣之心,在蓉城大修宫殿,却没有做出头鸟,成为了诸侯当中第四位举行登位大典的诸侯王。
倒是赵王吕布、燕王公孙赞和秦王董璜三人,虽然也排到了皇甫超博之前,但是比起之前的四位诸侯王,他们的登位大典却是显得仓促了很多。主要是因为三人的出身平凡,甚至说是很低,而且又没有前面四人一般野心勃勃,所以对于能够得到王位,却是有些意外之喜的味道,于是在登位大典之上,却不似其他人一般准备充分。
相比较而言,最为寒酸的要数董璜了,吕布和公孙赞好歹将王城设在燕赵故都,怎么说也有一些底子在那里,而董璜则比较尴尬,因为秦国故都咸阳却是长安旁边,所以最后只能将王城设在了临泾,所以登位大典也是匆匆忙忙的了。
反倒是最先封王的皇甫超博,其封王的大典却是在最后才进行,一直到十一月份,唐王宫才最终建好,而在城外的祭天圜丘也已经全部准备妥当,田丰令人在洛阳北面的邙山脚下建好了一座圜兵祭坛,待到了早已经选定好的吉日良辰,将由唐王率领麾下文武众臣前往祭天祈福,随后,还需要前往城内控太庙祭拜先祖,这样一套程序下来,最后才回到王城主殿之内接受群臣的跪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