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云书屋>军事历史>佞臣> 第三十四章 万事俱备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十四章 万事俱备(1 / 2)

严衡从父亲严准这里打听到整个分宜县每年参加县试的儒童不下一千人。


而且随着大明百姓生活富裕程度的提升,受教育人数的增加,入学启蒙的蒙童几乎每年都在急剧增加。


因而,严衡预计今年分宜县参加县试的儒童应不少于一千五百人,这相比于江南动辄两三千人参加县试的宜兴、山阴等科举大县而言少了很多,但在全国倒也不算少。


要不然,也不会说江西乃科举大省,文风阜盛。


而今年参加县试的这些儒童都可以算是严衡“文曲书斋”的潜在客户。


也就是说,“文曲书斋”所推出的教辅资料《备战县试:精选时文三十篇》的市场容纳量在一千五百人以上。


严衡不是搞企业策划的,也不知道市场容量在一千五百人以上的规模下,需要提前印刷多少教辅资料,他现在只能按照人手一本的打算来要求书斋需要生产一千六百本《备战县试:精选时文三十篇》。


不过,严衡在确定印刷多少本之前,还向徐德明询问了如今书斋每日的印刷产量。


徐德明回答说,按照每天印刷六个时辰,每时辰八本来的话,每天只能有四十八本的产量。


但如今县试在即,卖这种教辅资料不能太晚,毕竟太晚的话,儒童们买去也没什么准备的意义。


因此,严衡不得不把计划产量压缩在五百本,并要求在十天之内必须让第一批《备战县试:精选时文三十篇》面世!


印刷行业,新书或者其他新的期刊的价格和成本是跟产量直接挂钩的。


如今只有五百本的预估产量,面对一千五百人以上的市场,每本《备战县试:精选时文三十篇》的定价只能以高价面世。


从购置书铺和设备以及雇工和其他杂项,为了这次买卖,严衡的成本花费已经在一百两左右。


因而严衡决定给每本《备战县试:精选时文三十篇》定价在二两银元一本。


这样只要能卖到一百本以上,他就能够盈利。


卖到一百五十本以上,他的文曲书斋就能在第一批资料发售时赚回两百两银子,并可以偿还掉自己父亲的风流债。


能参加县试的儒童,其家虽说不上所有人家里都是富裕家庭,但大部分家里拿出个二三两银子还是可以的。


毕竟大明现在也不是最初那几年,加上赋税向来较低,民间藏富之现象很是常见。


所以严衡相信,能拿出二两银子买资料的至少在一千人以上。


而严衡现在的目标就是让这一千人中至少有一百五十以上的儒童购买自己文曲书斋的《备战县试:精选时文三十篇》。


严衡首先找到了自己父亲,自己父亲现在社学先生,其中大部分分宜县七里村附近几个村的蒙童在这里读书,按照自己父亲预计,光是他所在的一处社学就预计每年有五十人会参加县试。


当然,虽然参加的人数多,淘汰率也是蛮高的,大都也不过是抱着试一试的态度。


严衡要自己父亲先去他所在社学以他是县学廪生又是授学先生的身份建议他的学生来定购《备战县试:精选时文三十篇》。


同时,严衡又向自己父亲打听了是否还有其他与父亲相识的秀才或童生在各处社学蒙课。


严准倒是说出了三位,而且都是关系极好的,严衡干脆撺掇自己父亲将这三位秀才请到了家里,以父亲严准没有被大宗师革除功名为贺款待这三位秀才。


严衡也以世侄礼相见,并在酒桌上以每人二十两银子的代价,让这三位秀才答应回去后定会要求他们参加县试的学生购买《备战县试:精选时文三十篇》。


请收藏:https://m.yunshu5.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