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云书屋>军事历史>大唐马王爷> 第1107章 以其为耻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107章 以其为耻(1 / 2)

(今日三更)


万年县捕头姚丛名,只是到永宁坊高府跑了一趟、说了说宜春院的听闻。


其实这只是一个小人物往宰相府贴近乎的自然举动,根本不知道因此就在朝堂上掀起了一股狂风,几乎席卷了几个部门的高官。


所有人事变动的决定都是太子散朝后赶往翠微宫、向皇帝回禀后由皇帝陛下亲自确定的。


首先一个确定下来离任的不是许敬宗,而是礼部尚书唐俭。他在散朝之后便递交了回家养老的辞呈。


唐俭今年已经六十九岁,身子骨也不大好了,早有退隐的打算。


而自上一次他老兄弟唐季卿在幽州牧场顶撞过兵部尚书之后,唐俭的这个念头就悄悄地破土发芽儿了。


这一次,唐俭本以为是在看太子右庶子许敬宗的热闹,谁知许敬宗临了临了,又招惹着尚书令提到了宜春院。


许敬宗在大殿上飞快递向唐俭的惊鸿一瞥,有求助的意味,也有下意识的味道,但唐俭什么都明白了。


尚书令没提到唐季卿,他只说了“另一位官场失意的子弟”,这已经有网开一面的意思,但许敬宗的一瞥已经将唐俭惊了一身冷汗。


兄弟唐季卿的确从警县回长安来了,说是有公务,唐俭当时也未在意,谁知唐季卿竟然与许昂混到宜春院去了。


礼部尚书对太子右庶子许敬宗一直没什么特别的感觉。


如果在今天之前,唐俭听说兄弟唐季卿与许府大公子结交在一处,他也许不会觉得哪里不好,兴许支持的意思还会稍稍大过反对。


因为许敬宗是太子右庶子,许府极有可能是未来的实力门庭。


但过了今日就不同了,许敬宗被皇帝陛下的一篇《威凤赋》压倒在地,看来一点翻身的可能都不会有。


唐俭向来以申国公高俭为榜样,谨慎而自敛,有道是物以类聚,自己的老兄弟居然与这样一个恬不知耻的许府联系在一起。


不但混在了一起,还混去了宜春院!


不必人家挑明,身为礼部尚书的莒国公唐俭,就已经感觉到这是奇耻大辱了。


莒国公想,我还是趁早脚底抹油——退吧,退了的话,唐府之前的功劳也就定格在这里。再晚几天,这点老本说不定都让他们败祸光了。


谁说唐季卿这些日子接连做出的臭事,不是自己身上的光芒给他造成了错觉?


与其让他们躺在自己的功劳薄上胡作,真不如在这份荣耀上急流勇退,也好让唐府这些后辈们收敛一点。


那么以后,这些崽子们万一再捅出什么娄子,他莒国公尚可将昔日的这份功劳、拿到陛下那里去求些同情。


还有那位江安王府原骑曹参军马洇的遗孀,唐俭早就知道这个吕氏的前身份。她是黔州现刺史高审行曾经的侧室,因为赛马时逾制穿宫的过失、而被休出门去了。


尚书令高峻在朝堂上,虽然只用一句话带过了这个吕氏,但唐俭猜测,这才是这场大变局的最隐晦的原因。


吕氏就算是一摊臭粪,那也是黔州刺史府抛出来的,高审行是尚书令的老子,偏偏这两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小子跑去戏狎她,然后再有狂言流出,高峻不收拾几个人那不怪了!


新任的尚书令就是个异数,高峻从西州出道之后一路攀升,他的那些胜绩无人能比。


任何一件摆出来,唐俭认为彼时彼景,要是放在自己的身上都是个必败!


而自己的这份功劳与高峻比起来,也只是个占先之利,假使高峻出现在贞观皇帝创业初期,与这些国公郡王们站在一起,他的光芒同样会盖过许多人,那么还有没有这个莒国公都得两说着。


就这么,莒国公唐俭递了辞呈。


皇帝问太子,“唐俭退了,尚书令可有礼部尚书的接替人选?”


太子摇头,“高峻说,他到长安不久,对谁能胜任此职不拿意见。”


这就是说谁去都行了,皇帝又是一阵点头。


高峻让长孙润筹备北方五座牧场的事他也听说了,听说连赵国公长孙无忌都被他驱使起来、为了五座牧场而奔走。


长孙无忌替他儿子、也替尚书令、总牧监操心各中牧前两层的官员人选、操心各个牧场选址、操心每座牧场初期如何摆大盘子。


操心!


而皇帝从李道宗那里居然也听不到一句微辞!


高峻的做法再加上今天的事,摆明了此人一点培植自己力量的心都没有,这就更让人放心了。


而唐俭的请辞确实让皇帝心生怜爱,又问太子,“那么这个唐季卿……高峻是什么态度?”


“父皇,高峻没提这人,只说这人不大适合在牧场里做事。”


“哼,他在县里做事就妥当?那就还让他滚回警县去吧。”皇帝说。


太子又道,“不过高峻提议,程处立年富力强,才三十四岁,总在相州安阳县窝着也不是个事,想让他到北方五牧做个总牧监。”


程处立是镇国大将军、卢国公程知节的儿子,是卢国公第四个妾室所生,三十岁便出任营州牧场大牧监。


因为和唐季卿同样的原因,他被从营州牧场中牧监调离,任安阳县县令。


皇帝暗道,这个提议倒是甚合我意,卢国公已私下里找过一次,给他的这个儿子讲情,这次正好卖个人情给他。


这还在其次,北方五牧一下子添了这么多虾米,除了赵国公的人,就是江夏王的人,难道高峻把程府的人拉上来往顶头上一放,是窥透了自己的担心?


那么,礼部尚书就也找个新人——于志宁,皇帝定下来了就是这个人。


这是一个年纪比如樊伯山、阅历及行事风格也类如樊伯山的人选。


让樊伯山去礼部的话总有不妥,将来尚书令同礼部尚书之间不大好以公对公,因为樊伯山是高峻三夫人樊莺唯一的叔叔。


而中书省的侍郎之职,许敬宗就不必再想了,太子右庶子也别干了,李治在这件事情上出奇的坚决,皇帝不能不支持太子的意见。


请收藏:https://m.yunshu5.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