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作者昨天晚上失眠了,现在眼睛都睁不开了今天晚上就这一章没有了。明天的两章你们晚上再看吧!)
****
1994年是一个神奇的年份,这一年华夏国正处于崛起的十字路口,全世界也将迎来巨大的变革。
“老板我们的外贸和航运公司今年前三季度的盈利已经比去年全增加了百分之五百了,这是两家公司前三个季度的财务报表,你看一下吧。”皮特说着就把一份财务报表递给了贾磊。
“这两家的利润还行!它们现在基本上能做到收支平衡了,现在光凭航运的业务利润就足以支撑两个公司的运作了。
外贸公司的利润就等于纯利润了,按照外贸公司今年1亿多美元的利润,咱们买船本钱今年就能回来了。”贾磊翻看着报表满意的说,这两家的业务一直有专人负责生意好的很。
“我们在运输这块的确挣得多,今年华夏运输界的海运业务不但多利润也高,咱们从前苏联买的两条船几乎就没有闲着的时候,有好多公司排着队请他们运货呢。
不过航运公司挣的再多也比不上外贸公司挣的钱多,保守估计今年外贸公司的利润额大概在1亿美金左右。”诺万对贾磊报告说。
“外贸公司的利润今年能达到1亿吗?你估算的利润额准确吗?”贾磊听到这里忍不住问。
“你放心把外贸公司的收入只会被1亿美元高决不会比1亿美元低的。
就凭老板你从鞑靼斯坦批发回来的那些成品油,外贸公司就能完成6000万美元的收入目标。
现在成品油在华夏国内已经到了供不应求的地步,外贸公司每个月光靠销售成品油就能挣到2000万人民币左右。
再加上mini外贸公司出口到前苏联国家的其他外贸商品,肯定能达到1亿美金的利润的。”诺万给贾磊报告说。
“这样看来成品油这块的确挣钱!可惜我这个人懒一点,当时如果我想起来多盖几座加油站,那咱们在成品油这块的利润还能上涨近百分之四十左右。”贾磊看着报告想了想说。
“老板你盖加油站多费事啊,我们像现在这样直接把成品油卖给国内的经销商多省事儿啊,你干嘛要给自己找那么多活干呢。
反正你有乌鞑鲁先生的支持不但可以轻易地从鞑靼斯坦进口成品油,而且我们的成品油进价还特别的低。
反正成品油的东西在华夏国是绝对不不愁卖的,我听说华夏正在闹“油荒”呢,咱们的油轮还没到港口呢,油就在公海上卖出去了,这么赚钱多容易啊。
你要是真的去开加油站的话那可是又要招聘员工又要开工建设的,而这些加油站想要获得收益至少要花一年以上时间!
以您的本事有一年时间干什么不行啊?你非要去干什么加油站啊!
你还不如趁着这一年时间带着我们在国际市场上随便炒炒期货、搞搞金融什么的也能赚大钱的。
你又何必为了这点小钱去和华夏国内的上百家石油外贸公司、几万家私人加油站去争这块蛋糕呢?”皮特立刻反对说,他可不想过几天被贾磊派去建加油站什么的。
“等等peter,你说华夏国内现在上百家石油外贸公司!这不可能吧!
华夏国内什么时候有了这么多家经营成品油石油公司了?
我记得前两年加油站大部分都是国企的,这几万家私人加油站是从哪里冒出来的?”贾磊惊讶的问
在贾磊的记忆力华夏国一直都是两桶油的天下啊,那些小型的私人加油站在两桶油的夹击下最后根本不成气候,只能被收购或是在偏僻的乡下里苟延残喘过日子。
所以贾磊万万没想到,在九四年的时候华夏居然会有多达四万家的私人加油站!
“老板你这两年一直都在国外所以对华夏国内的某些情况不太了解!
根据我们公司的销售报告显示,华夏国自从92年开放了成品油市场以后,光93年一年时间里全国的加油站数量就增加到了家,这里面47%的加油站都是私人加油站。”诺万回答说。
“华夏一年时间里加油站总数就增加到家?你这个数据是真的假的?这里边的私人加油站的数量也太多了吧!你从哪里看到的报告,你没看错数字吧?”贾磊惊讶的问。
贾磊不相信诺万这个老外居然会比自己这个华夏人更了解华夏国内的情况,他觉得诺万是不是把加油站的数量看错了。
贾磊觉得诺万在加油站的数量上肯定多看了一个零,什么时候民营加油站能和垄断性国企加油站势均力敌了?
“老板你放心吧,我肯定没记错!
因为那份报告就是咱们外贸公司里的销售报告,咱们公司现在可是国内最大的私人成品油进口商了。
光这一年来跟我们有过合作关系的私人石油公司就已经有上百家了,而且这些私人石油公司大部分和我们外贸公司合作已经有一段时间了,所以我们手里有华夏国内最真实的石油行业的报告和数据。
我以德国人的血统像你发誓,我所做的报告绝对没有掺杂任何虚假数字!”诺万特别严肃的对贾磊发誓说,他觉得造假两个字是对自己的侮辱。
“你用不着和我发誓,我相信你绝对没有造假的!您去把关于成品油这方面的报告都给我拿来,我要研究一下然后再考虑是否要成立加油站。”贾磊想了想说。
“好的老板,我这就回去把相关的报告给你拿来。”诺万立刻点头说。
等到诺万把厚厚的一堆市场报告堆到贾磊面前以后,贾磊才知道国内这种私人加油站大爆发的情况是怎么来的。
1992年国内将成品油零售市场进行了实验性开放并对成品油价格实行双轨制,价格双轨制这个词大家都懂的。
也就是说同样是一桶成品油在体制内的价格要远远低于体制外的价格,华夏国这几年因为严重的“油荒”零售价甚至要比批发价高了将近一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