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云书屋>军事历史>丰碑杨门> 第0426章 寇准入瓮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0426章 寇准入瓮(1 / 2)

杨七闻言大喜,他撇下了大同军的军卒,匆匆穿过了代州衙门的二堂。


在堂上,早有一位柔弱的青年在等候,青年穿着一身绿袍,顶着官帽,见到了杨七,赶忙屈身施礼。


“下官寇准,参见杨知州。”


杨七快步向前,扶起寇准,乐呵呵笑道:“你我乃是同年,就不要拘泥这些虚礼。”


寇准也是一个妙人,听到了杨七这话,也不客气,直起身,笑问道:“下官连日赶路,粒米未进,不如咱们边吃边聊?”


杨七先是一愣,旋即哈哈大笑。


“吩咐厨房,准备一桌上好的吃食。”


代州府衙内的大厨,是杨七从军中带过来的,做饭的速度很快。


一会儿工夫,一桌上好的酒菜就做好了。


杨七领着寇准,坐到了桌前。


寇准向杨七拱了拱手,也不客气,开始大肆的咀嚼。


杨七一言不发的在一旁自斟自饮,悄无声息的看着寇准像是饿死鬼一样的吃吃喝喝。


寇准也不顾及杨七这位上官,他不仅自己吃,还把跟随自己的两位老仆叫进来,一起吃。


寇准的两位老仆,可没有寇准这么洒脱。


他们见到了杨七,就像是耗子见了猫一样,低着头,不吃东西也不说话。


寇准吃了许久,把肚皮撑的圆滚滚的,才打了一个饱嗝,感叹道:“好久没吃的这么痛快了。记得上一次吃肉,还是在琼林宴的时候。”


杨七放下酒杯,笑眯眯道:“俗话说,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寇兄也算是一县之尊,虽说弄不了十万雪花银,弄他一两万两应该不成问题吧?怎么可能吃不上肉。”


寇准抄起杨七眼前的酒壶,连酒杯都不要,对着壶嘴猛吹了一气。


然后吧唧了一下嘴,感慨道:“都是一群穷鬼,一个个穷的叮当响。从他们身上榨油,我实在是狠不下那个心。不仅狠不下这个心,还得搭上自己的俸禄。想要打打牙祭,也只能宰一宰你们这些个狗大户。”


杨七像是一只偷鸡的狐狸一样笑道:“随便吃,随便花,不够尽管跟我要。我可以养你一辈子。”


“别!”


寇准连忙摆手,“你杨探花的这碗饭可不好吃。琼林宴上,喝了你敬的一杯酒,我就被你扔到了边陲小县吃了三年的苦。这要是让你养我一辈子,那我这辈子岂不是都要为你所用了。”


杨七乐呵呵一笑,道:“什么时候看出来的?”


寇准抱着酒壶又吹了一口,叹气道:“到了县上赴任的时候,就看出来了。咱们是同榜同年,你们一个个的都留在了汴京城附近做官,就我一个人被发配到了边陲。这要是没人在里面做手脚才怪。


我赴任的地方,又属代州管辖。这朝廷的官员,想要在代州赴任,要是没有你们杨家点头,怎么可能进得来?”


寇准又吹了一口,然后把酒壶塞给了杨七。


杨七嫌弃的推开了。


寇准毫不在意,提起酒壶继续喝。


杨七莞尔一笑,疑问道:“既然你当时看出来了,为何不上一道奏疏,辞官不干呢?苏易简觉得自己有宰相之才,朝廷却委派了他一介小官。所以他不高兴,已经挂印而去了。”


苏易简听到杨七这话,估计会气的跳脚。


寇准听到了,明显一愣,惊讶道:“苏兄可是状元之才,将来若是没有什么差错的话,位列宰相之位,手到擒来。他居然会嫌弃官小,辞官?”


杨七感慨道:“谁说不是呢。也不知道他是怎么想的。”


寇准低声感慨道:“苏兄乃是酒中仙人,淡泊名利也情有可原。我当初之所以没有辞官,是因为,我也想到这边陲之地看看。”


“了解民间疾苦?”


寇准侧目,鄙夷道:“我是想看看,辽人是不是比大宋的人多了个脑袋。”


杨七低声笑道:“看来你对边关的战事很不满。”


寇准喝光了酒壶里的酒,放下酒壶,沉重道:“国恒大,好战必亡。然,燕云十六州是我大宋北方的屏障,不收回燕云十六州,大宋江山时时刻刻处在水深火热当中。


我就是想看看,辽人是不是比宋人脑袋多。凭什么太祖和今上,三次北伐,都没有收回燕云十六州。”


杨七笑眯眯道:“那你在边陲待了三年,都看出了些什么东西?”


寇准撇了一眼杨七,毫不顾忌的说道:“边军糜烂,杀良冒功,官逼民反……如此边陲,如何能够抵挡得主辽人?”


杨七摇头一笑,寇准现在还是太年轻了。


看事情只看到了一些表面的问题。


真正的问题,并没有看出来。


寇准见杨七摇头,下意识追问,“贤弟不赞同我的说法?”


杨七笑道:“你说的这些只是表象。真正的问题在于杯酒释兵权和以文御武。”


寇准瞪大了眼睛,愕然道:“贤弟慎言。”


杨七拿过了寇准手里的空酒壶,递给了身后伺候的仆人,随意的说道:“我只是就事论事而已。”


寇准眼珠子滴溜溜转了一会儿。


他沉吟了许久,才咬了咬牙,道:“愿听贤弟详解。”


杨七笑道:“先说说杯酒释兵权,你觉得此事是好是坏?”


寇准当即喊道:“自然是好事,杯酒释兵权,这说明了太祖不是薄情寡义之人。也说明了几位国公们深明大义。从此,大宋便可避免内乱之祸。”


杨七接过了仆人新换的酒壶,自斟自饮道:“是吗?那么你告诉我,太祖抽调了各军中的精锐,组建了四十万的禁军,囤积在汴京城,有什么好处?”


寇准沉吟道:“拱卫京师,防止其他地方有人作乱。”


杨七耸立耸肩膀,笑道:“在我看来,只会养一些酒囊饭袋而已。这些人被囤积在汴京城,每日里发着足额的饷银,吃着大鱼大肉,又不用担心战事。


只需要十年,十年之后,你觉得这些人还有多少的战斗力?


然后,这些人被养废了。朝廷继续从各厢军中继续抽调精锐,继续养废。


边军中的精锐被抽调,边军废了。精锐被抽调到了禁军中,禁军也废了。


那你告诉我,朝廷拿什么去跟辽人打?


他们只能挨打。”


寇准脸色阴晴不定,他是一个有见识的人。从小就跟着他爹四处奔波,看见过太多太多的事情。


他心里不得不承认,杨七说的这些,真的很有道理。


而且,现在禁军似乎也在朝着杨七所说的这方面发展。


自今上北伐太原过后,禁军就再也没打过什么胜仗了。


每一次出击,都可以说是败仗连连。


反而,一些守卫边疆的边军,屡屡都能打胜仗。


寇准心里认可了杨七的说法,嘴上却死不承认。


他沉声道:“朝廷这么做,可以防止内乱发生。免去百姓遭受内乱战火之苦。”


请收藏:https://m.yunshu5.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