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云书屋>军事历史>丰碑杨门> 第0853章 儒释道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0853章 儒释道(2 / 2)

哪怕对方是圣人。


彭湃当即低下头,郑重的道:“是属下失言了,还请陛下降罪。”


杨七扫了彭湃一眼,冷冷的道:“念在往日的情份上,这一次我只是提醒你一句。就不多做惩戒了,若有下次,你就不必在皇宫里待了。


你跟所我多年,一直忠心耿耿。


我杨延嗣也不是卸磨杀驴的人。


宽容你一两次,我还是能做到的。


但是我不希望你把我的宽容,当成放纵的资本。


我更不希望,有朝一日,我亲手将你送上断头台。”


“噗通!”


彭湃噗通一声跪倒在地上,颤声道:“属下谨遵陛下教会,再有下次,不用陛下您开口,属下亲自割下自己头颅。”


杨七皱起眉毛,冷哼道:“燕国没有跪礼,燕国男儿也不随意给别人下跪。别在这里丢人现眼,给我滚出去。”


“诺!”


彭湃从地上爬起来,赶忙离开了御书房。


彭湃一走。


杨七脸上的表情,变得异常凝重。


佛道两家,一直在杨七心头挂着。


只是如今登基大典在即,杨七并没有心思处置他们,所以打算放一放,等到登基大典举行以后,再做处置。


没想到佛道两家的嗅觉如此敏锐,居然察觉到了危险,已经开始悄悄的腐蚀杨七身边的人。


以佛道两家的底蕴,真要是给他们一些时日,他们还说不定真的能拉拢出一大批的人向杨七求情。


以杨七如今的地位,下旨铲除佛道两家,必然能给佛道两家造成不小的动荡。


可是,引起的反弹也一定是巨大的。


三武一宗,四位帝王灭佛,佛门不仅没有在这四场灭佛运动中被消灭,反而因为这四次灭佛运动,变得更强大。


前车之鉴,后车之师。


正是有前面的教训可以借鉴,杨七心里才清楚。


处置佛道两家,绝不能用激烈的手段。


唯有软刀子割肉,才是最好的手段。


只是怎么割,杨七现在还没想好。


最让杨七觉得头疼的,还是儒家。


以学术论,儒家在这片大地上,已经统治了千年之久。


自董仲舒将儒学推荐给了汉武帝刘彻以后,儒学在中原大地上的统治地位,就不可动摇的建立了起来。


此后历朝历代的君主,皆以儒学为尊。


量才适用。


量的才能就是儒学。


也正是因为如此,历朝历代选才的时候,皆以儒学的高低选才。


至于这个人到底有没有理政的才能,反而不重要。


由此也出产了一批又一批的庸官,不作为的官员。


一个个只知道吟诗作赋,完全不知道如何勤政爱民。


而且还是每年每年的量产。


更让人气愤的是,没有比较,儒家一家独大,从而导致许多有心人,利用这个规则,不断的曲解圣贤之意,加注了一条又一条的枷锁在百姓们身上。


这让后来的学子们,变得更加的迂腐、刻板。


因为没有人去纠正这个错误,又或者想要纠正的人还没成长起来,就被扼杀到了萌芽里。


最终导致的结果就是停滞不前。


以至于当洋鬼子们冲进了这片土地以后,世人皆以效仿洋鬼子、学习洋鬼子为荣。


委实令人可悲,可叹。


好好的一个民族,愣是被一群腐儒们弄的乱七八糟。


就这,后世还有很多人为那些腐儒们吹嘘。


典型的被人卖了还帮人数钱。


当然了,由此也可以看得出儒学在中原大地上扎根有多深。


以至于连彭湃在面对这个问题的时候,都不得不为儒家多说了两句。


杨七之所以没有因为这个问题惩戒彭湃,就是因为他知道这并非彭湃一个人的想法。


而是绝大多数儒生的想法。


毕竟,彭湃在跟随杨七以前,也是一位儒生。


所以,杨七对儒家很头疼。


儒家本身的学说没有问题,儒家的学问也是杨七一直尊崇的。


只是儒家的学问,历经了上千年的锤炼,早已被一些别有用心的人,改的面目全非。


估计儒家圣贤们复生,看到了不肖子孙们对自己的言论的曲解,能被活活气死。


所以,儒家的问题,杨七必须要处理。


不处理儒家的问题。


大燕国纵然再强横,也有被腐蚀透的危险。


明朝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儒家学说可以用,也可以成为教育后人的经典。


但是其中被曲解的意思,必须更正。


此外,儒家学说,绝不能成为大燕国考量官员的唯一标准。


反而,儒家学说只能成为大燕国考量官员品行、个人素养的一点。


在官员入选、考核、升迁途中,其作用绝对不能超过十分之一。


大燕国更侧重的,还是官员理政才能、管理才能、以及能否带领百姓发家致富等等这些方面才能。


文章做的再好,不能管理好百姓,不能带领百姓们发家致富。


要之何用?


朝廷,永远需要的是理政的人才,而不是一个个大文学家。


有一句俗语,杨七一直很喜欢。


那就是: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


杨七觉得,这句话,足以吊打任何考量官员升迁的标准。


这也是杨七对待儒家的态度。


只是,杨七没建立燕国以前,儒家一直游离在燕国之外,并没有人刻意的去提它。


这才让杨七偷偷摸摸的在西北四府搞了很多年自己心中的教育。


如今大燕国如日中天。


称霸这一片土地。


自然不可避免的就跟儒家撞上了。


杨七要减弱儒家对燕国政治的影响,几乎相当于跟全天下人为敌。


有人或许觉得这有些夸大。


其实一点儿也不夸大


因为这个时候的读书人,有九成九都是儒家门生。


又因为读书人稀少的缘故,他们掌控了整个天下的喉舌。


任何杨七下发的旨意,更多的是通过他们的嘴,告知给百姓的。


有时候,他们只需要说错一个字,就能完全曲解圣旨的意思。


所以,杨七要削弱儒家对百姓们的影响,远远要比再打下一片燕国这么大的土地还要难。


有可能整个燕国,都要跟着他陪葬!


请收藏:https://m.yunshu5.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