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希望的乃是军政合一的都督府,也就说,都督府下设各种军政机构,可以将西宁军目前的军、民、商事务一并囊括进去。
大明“五军都督府”为了分权、制衡,常设左、右都督,而西宁军的都督府,只有一名大都督,自然是他李自成,大都督不设品级,也可以说品级无上,是西宁军的最高军政长官。
将来各个百户再要扩军,或是主官升职,就不会再受到制约了。
这个大都督府叫什么呢?
李自成目光在室内扫视着,忽地看到汤若望编写的科学教材,心中顿时一阵灵动:西宁不同于大明内地一个很重要的特征——天主教。
对,就叫“天命都督府!”
“受之于天”,这是汉人百姓最迷信、也是最能接受的一种方式!
在李自成的心目中,是以拯救天下百姓为己任,至少他是这样宣传的,但这不妨碍他在必要的时候,为了百姓的利益,将自己装扮成救世主。
稍稍整理下思路,李自成忽地觉得,这个天命都督府,简直相当于大明朝廷,在这个小朝廷中,兵部是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其次便是为jūn_duì 提供粮饷的户部,还有他着力提升的工商部,将来很可能还会有教育部、科技部。
现在朝廷的六部中,吏部完全由他一人而决,无论的军官还是民政官,礼部是最不需要的,至少暂时不太需要。
刑部暂时也是无法组建,至少在都督府刚刚成立的时候,不会同时组建,至于工部,本来就是可有可无的——不对……
李自成想起上次运送钢铁大车过分水岭时之艰难,如果西宁有平直的官道,也许当时还真舍不得将大车拆卸了,官道,无论是对于商贾百姓的出行,还是对于jūn_duì 的调拨,都有着及其重要的意义,可惜,他现在没有足够的财力去修筑大量的官道!
他苦笑了一下,西宁实在太小了,小到很多物事无法自给,包括生铁、银子……
天命都督府暂时肯定不能公开,至少在于朝廷彻底决裂之前,只能存在大脑中,李自成将它的框架记录下来,以便将来不断完善。
看看自己记录的要点,李自成觉得,军事上已经有了一定的特色,但民政上的特色尚未体现出来,将来用“均田免粮”做为口号,肯定行不通,这不过是赤裸裸骗人的把戏。
如果给地域内的百姓免粮,那文武百官、还有大量的士兵吃什么?难道像陕西的盗贼那样,去他地强抢?士兵人数少时,这也许是一条路径,但人数一多,肯本不可能抢到大量的粮食!
再说,如果到处去抢,主要靠抢,破坏了农业的基础,最后又何来粮食?
“涸泽而渔、焚林而猎”,绝对不会长久!
必须像现在的西宁这样,西宁军所到之处,维护一方百姓平安,建立稳定的供给,至少粮食能自给自足。
要将百姓、农田的效率充分发挥出来,必须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制度,还得人人遵守,特别是掌握士兵和掌握兵权的各级军官。
李自成对照朝廷土地兼并、税赋不足的缺点,总结出两条解决办法:耕种有其田、税赋面前人人平等。
现在的大明,土地兼并愈演愈烈,但宗室子弟、仕子们掌控的大量农田,还有皇庄,根本无需纳税,而经济收入处于社会最底层的普通百姓,却是不断被加税。
弦崩得太紧,总有一日会断的。
朝廷税赋不足,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便是工商税的流失,商人掌握着可敌国的财富,却是游离于纳税者行列。
不过,这一点在西宁地区,已经出现了积极的变化,随着《工商律》的颁布,以金一心、穆青山为首的西宁商人,已经接受了工商税。
西宁接下来要做,便是制定相关的《土地律》,对土地进行重新分配,所有的土地一律纳税,打破权贵对土地的桎梏,尤其是一些土司,既掌握着土地,又掌控着劳动者。
撒拉尔人已经被灭掉,土人中的土司制度出现松动,但还有回人、藏人。
现在还不能全面树敌、破坏西宁地区的稳定,让朝廷对西宁生出警觉,但要着手准备,各府县对于域内的土司、土地大户不纳税者、拒纳工商税的,要登记在册。
不是不清算,是时辰未到。
天命都督府、迷彩军服,还有尚未设计的军旗等,暂时只能存在纸面上、头脑中。
在朝廷发现西宁的状况之前,李自成决定,要充分从朝廷的躯体里多吸收一些给养,在壮大自己的同时,也加速朝廷这具行尸的毁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