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云书屋>军事历史>苏厨> 第七百七十九章 大案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七百七十九章 大案(1 / 2)

第七百七十九章大案


于是就在火光下开席,经典的川味九斗碗,腊味香肠,其中血皮菜炒猪肝,鸡汤冒豌豆尖,红嘴芋粉条,这几样独特的家乡农家菜,吃得苏油眼泪都快下来了。


李老栓见苏油吃得不停嘴,非常开心:“粉条的做法,还是当年少爷传下的,还有红嘴芋跟血皮菜,那是蜀中人家常年累月种在院子周围的度荒菜粮,所以我们也带来了。对了还种上了高笋与百合。”


高笋就是茭白,这玩意儿在太湖周围种那是高产,百合,就属于两浙路的传统作物了。


李老栓继续说道:“跟万春他们都商量好了,今年要收油菜,稻秧就下得比他们晚点,收得也比他们晚点,到时候请他们过来帮帮忙,好家伙一人四十亩地,蜀中可没有这样的好事儿!”


刘万春对李老栓拱手:“说起这个还得请教李太爷,往年两浙路春播,最担心的就是倒春寒,为何老丈却说不用担心?”


李老栓笑道:“这个得靠地垄和地窗做出秧室来。”


地窗说起来简单,实际上是挤出成型的最新工艺,生产出来的较大面积的照明透光设备。


玻璃如今成本有点高,不过硝棉工艺的成熟,让赛露络已经便宜了下来,这玩意儿一样透明。


将目数很低的赛露络丝网,通过挤出机,就涂抹上了一层赛露络融化挤出料,再通过压光辊、冷却辊筒,由工人们在一边操作截取,就可以得到一片片面积较大的薄薄的透明板材。


这套设备加工难度最高的就是那个压光辊,必须打磨到镜面级。


生产出来的板子,当然不能与玻璃相比,最多只能用三五年,不过胜在产量大易加工,加上木框进行加固,可以用作透光的大窗户。


苏油让四通搞出这个东西的目的,其实不是最初不是为了农业,而是用来保护家里边的字画的。


家中如今的字画太多了,而且有些字画必须挂出来,既是面子也是里子。


真正的晋人密本想都不用想,苏油只负责让程家书坊用双钩法制版,然后往宫里送,不留这份是非。


但是比如仁宗皇帝赏赐的“克慎精勤”,那必须得是玻璃檀木框装裱了。


次一等比如欧阳修亲书的《醉翁亭记》,司马光亲书的《布衾铭》,王安石亲书的《明妃曲二首》等,那也得是赛露络压面,加枣木,樱桃木做框。


再次一等,比如大苏,黄庭坚,蔡京,还有赵顼奶妈的儿子,如今的含光县尉米芾,他们的书法和诗文苏油收集了很多,这些就只配用赛露络加松木,榆木的框子了。


这东西现在已经渐渐流行起来,士大夫家中大堂,如今要是没有一副名家所作的赛露络紫檀框架的高雅楹联,都不好意思请文友来家坐坐。


皇室的手笔当然更大,赵顼大手一挥,中牟汤泉庄子那一百亩菜地花圃,直接用这玩意儿搞成温室大棚!


蜀中人比较实在,皇家那用法太奢侈了,俺们弄点小号的,能保住春秧就行。


好歹比丝绢喷玻璃水便宜耐用多了好不好!


精耕细作是蜀中习惯,都是人多地少给逼出来的,只要有一分法子,花十分力气都要给用上!


当然要是外地人弄这个种粮,怕是得亏本,得是种花,培养观赏鱼,那才有赚头。


蜀中人这就是背靠油娃好乘凉了。


首先是科研基地用上了这个,然后浙江长绒棉收成下来之后,就能有更多的赛露络支持更多地方。


移民工作是当前的重点,因此苏油以扶持地方产业为由,给永安圩也分配了不少。


因为育秧的时间是错开的,所以苏油给的地窗板子,够二十个圩田村落使用,四百顷。


一盘炒油菜端了上来,这东西不但是油料作物,嫩尖在这个时点可是一道好菜蔬。


李老栓将菜放到中间:“尝尝,我觉得挺不错的。”


苏油夹了一筷子:“再过几个月,就有素油炒菜了,万春来尝尝。告诉你你们村不种这个,亏大了都。”


刘万春嘿嘿赧笑:“我们不急,先看看李太爷的能耐,再跟上不晚,我们还是种豆子,蚕豆眼看要熟了,明日里给少保送点嫩蚕豆过来。”


“好!一定要送来,教你一个乖啊,蚕豆养草鱼,养出来的鱼肉是脆的,叫脆鲩!好吃着呢!”


刘万春拱手:“少保可饶了我吧,人畜都不够吃,还拿去喂鱼。”


苏油不由得叹了一口气:“这还是给穷怕了……”


节气里说这个又显得有些不吉利,李老栓赶紧打岔:“少爷,你看这家家户户,春联还没贴呢……”


请收藏:https://m.yunshu5.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