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云书屋>军事历史>苏厨> 第一千三百五十九章 河西学派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千三百五十九章 河西学派(2 / 2)

天理人情!对于yín 浸经典一辈子的祁焕来说,简直就是振聋发聩的玉振金声。


直到娟儿翻着白眼过来叫少爷用饭,祁焕才发现天都黑了。


惭愧地说道:“不意中原儒学,已然精微如斯,学生敢请先生停留数日,待学生召集河西同道,共聆教谕。”


苏油笑道:“惭愧,我也不知道河西尚有儒门遗绪,今日真是太高兴了。”


“接下来河西会大兴文教,我希望世兄能尽一份力,光倡河西先儒曾经铸就的辉煌。”


“各家先祖的著述,我希望尽量搜集,携往兴庆,我们共同整理成专著,上呈陛下御览。”


“理学一门,讲究因地制宜,合情入理,河西的情况与中原有些区别,因此先儒的著述当中,一定有关于河西治理的很多思考,值得我们借鉴。”


“刚刚与世兄交谈,河西一派宗古之风,与我蜀学、关学颇为相近,就如昨日见到的筚篥一般,孔见不同,一管相吹,诸音并作,相得益彰啊……”


祁焕连连摆手:“珠玉在前,怎敢滥领虚名,先生羞煞学生了。”


苏油笑道:“还有一条,现在夏国高层清扫一空,我手里缺少具备学问的治政之才,找陛下要人,陛下让我先等几年,让军将先代理知州。”


“这样会有问题,军政分离是我一直努力的目标,因此不想走回老路上去,如果诸位贤达有心为这片土地上的百姓做一些贡献,我们可以试试。”


祁焕心中暗喜,河西儒家,这是终于要重新步入政坛了,他们对蛮夷的政权不怎么感冒,但是不代表他们对中原华夏正统不感兴趣。


起身一个大礼:“如此我这就召集同道,携带祖上的遗稿,共往兴州,聆听教诲。”


苏油也站了起来:“实在是没有想到,河西沦历腥膻数百年,吾道依旧不孤啊!走吧,天大地大,吃饭最大,肚子填饱最重要!”


席间,苏油又给祁焕讲解了大宋如今的几路主要儒学流派,以及各派之间的传承,变化和区别。


行家一伸手就知有没有,祁焕听了一下午,便已经知道自己面前这位年轻人,绝对是大儒级别的人物。


而且不光是儒学,天文地理音乐美术诗词文学……几乎无所不通。


就连工商水利农耕畜牧都是行家,你敢信?!


留下李拴住,让祁焕好好配合测量勘探之后,苏油顶着黑眼圈,前往沙洲。


过了肃州,风景便是一换,祁连山离大路越来越远,沙漠和隔壁离大路越来越近。


好在沿着戈壁边缘的小绿洲小河流前进两百里,就遇到了一条较大的河流。


疏勒河,古称溟水。


这条河与其主要支流党河,也就是现在甘泉水一起流向敦煌,曾经在敦煌的北面形成过一个巨大的湖泊。


不过现在那个湖泊已经收缩成了月牙湖,水的消失,直接导致了敦煌这个古城的衰落。


不过敦煌附近的沙州,因为贸易的关系依旧繁华着,那里离肃州尚有六百里,中间还有一个城市,瓜州。


瓜州,因物产而名,这里靠近戈壁,又有疏勒河的水源,于中原不同的是,这里盛产各种瓜、梨、桃子、杏、葡萄、大枣,普遍种植黍麦。


因为盐碱地的存在,这里的牲畜也非常壮实,牛、羊都有地方优良品种,还有骆驼也很多。


瓜州是甘、肃、凉、兰州之后,丝路上最繁华的城市,现在这里的人主要是汉人和党项人,而且汉人比党项人还多。


这是因为这里是汉唐主要汉族移民屯军的城市,而且农耕技术一直占据主流,适合汉族生存繁衍的关系。


其实如今的老百姓,除了汴京、蜀中、两浙这种文化普及程度极高,还有关中这种文明发源之地,对于国家这个概念并不是那么敏感。


尤其是河西一带,政权更迭实在是过于的频繁,因此老百姓善于适应“被征服”的生活。


这里的矿藏有金、银、铜、铁、铅、锌等,没有煤,但是是河西黄金的主要产区。


瓜州和沙州是汉人政权在河西坚持最久的地方,直到六十年前,归义军张氏政权才被夏人覆灭。


请收藏:https://m.yunshu5.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