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维云让她随便瞧。
这份文件是‘北美发行协议’。
经过陈维云的律师团队严格审查,双方合作的内容、履行方式与期限、违约责任全都详细标明,并不存在任何漏洞。
协议规定,将在1984年第47周的11月22号正式开画,这天是周四。
因为宣传期限太短,福克斯ceo巴里迪勒建议陈维云挪档到12月份,但是12月5号开画,这部猛片会席卷北美,扫走2亿3千万美元票房,陈维云不敢硬碰硬,他可不愿意当炮灰。
协议还规定,的首映开画规模是18家电影院。
这些电影院经过双方的慎重挑选,主要集中在全美的十一座大城市,纽约、旧金山、洛杉矶、休斯敦、西雅图和波特兰,这些城市全都居住有大量华裔,另外则是高校的集中地。
全美的电影院超过三千家,却只有区区的18家。
这是巴里迪勒强烈要求的,因为福克斯承担宣发费。
巴里迪勒的意图非常明显,先以点映的方式看看市场反应,前期宣传主要针对华裔群体、高校青年与功夫影迷,如果特定人群都不买这部电影的帐,那么这部电影就没有扩大规模的必要。
毕竟电影院越多,投入的宣发资金会呈几何倍增长,点映是为了防范风险。
假如点映失败,最多一个月就要落画,然后拿到家庭录像带市场,慢慢创造小额利润。
陈维云对此并没有任何抱怨,美国影市历来都有这样的习惯,小本成文艺片与独立制作都是以小规模点映的方式开画,即使一些大制作有时也会这么干。
点映的意义在于收集市场信息,根据点映的票房数据、观众的问卷调查、媒体的口碑,综合分析出点映电影能否可以扩大影院进入主流市场,并鉴定市场的核心观影人群,然后针对这些人群制定出相应的广告宣传计划。
像是21世纪后的艺术片,首周在5家电影院点映,单馆取得41,753的票房,第四周扩映至全国范围的1220家电影院,上映13周,总共拿下3000万美元的票房。
当然了,并不是说单馆成绩好就一定能扩大规模,有些片子是针对特殊人群。
周星池的同样登陆过北美,当时的首映开画规模是27家影院,首周末三天累计票房81万美金,平均单馆票房2万9千美金,这样的成绩已经相当不错,但是这部电影针对的是华裔,观影信息收集回来后,发行商判断这部电影不能进入主流市场,依旧没有扩大上映规模。
陈维云的目标是向票房炸弹看齐,这部纯华人主演的电影在2000年启动公映时,开画规模不到十家,但是最终却扩映到全美的2400家电影院,累计上映了十七周,搜刮足足1亿2800万美元的票房,创造了奇迹。
林清霞对北美的发行情况不了解,她等陈维云挂了电话,问道:“阿云,为什么你给嘉禾争取300家电影院,咱们自己的电影却只有18家?”
“为了防止风险喽。”陈维云把她拽到自己怀里,“只有点映,福克斯才愿意扩发分成比例,以及垫付宣发费,我不想出这笔钱。”
“明天就要开画,我用不用去宣传?”林清霞勾住他脖子。
“不需要,这边的观众对你不熟悉,宣传作用不大。”陈维云说,“播放预告片才最关键。”
美国这边儿,巨星并不是拉动票房的关键因素,电影本身的质量才最重要,而质量与导演密不可分,所以美国观众对于导演的信赖程度要超过巨星,像是世界之王詹姆斯卡梅隆、斯蒂文斯皮尔伯格、乔治卢卡斯,他们的地位与身价要远远高于汤姆汉克斯、阿诺施瓦辛格这些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