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构早就为自己和其他兄弟想好了退路。商盟掌握的都是最精髓的生意,也是最赚钱的生意。但是除此之外,还有无数的周边生意。例如作坊,商盟最多只能掌握渠道和销售,却不会去染指生产。就像朝堂,他只会允许那么几百位官员有资格上朝,其他的,都是散养。打个比方,朝堂的百官就相当于销售,百官用嘴和聪明才智治国,那销售就是商盟的中枢,他掌握决定着渠道和生产的方向。其次,外地的各州刺史就相当于渠道,沟通上下,承接中转。而最后的县令那就是散养的生产,也是一切的根基。
商盟是小朝廷,销售和渠道自然会掌握在朝廷的手中,那生产也就是作坊,就是杜构等人的退路。之前的扇子、家具等作坊,都是程处默等人在把持,具体如何分利的杜构没问,他也不关心,只要他们做了,那这就是他们的退路,就算将来被清除出商盟,有这些作坊在,他们依旧不愁富贵。
所以,杜构最不想看到的,就是程处嗣等人或者说他们背后势力,,为了一时的富贵铤而走险,那就是真的把自己推向火坑了。
但是这话他不能说。至少现在不能说。他有预感,等将来商盟逐渐做大以后,李二必然会强势整理商盟。到那时,他就会急流勇退,让商盟的一部分变成国有。那时候,一场腥风血雨在所难免,他只希望,到那时有人能听他劝,不要被利益冲昏了头脑,而枉送了性命。
今天这件事,与其说杜构伤心,倒不如说他自责。如果没有他,这些人也不会被他拉上车。现在,他就算撵人下车也不可能了,强硬的来甚至会反目成仇,况且他也不会这么做。
不过,现在杜构已经想通了。当初邀请他们入商盟,杜构用的是义,而不是利。如果将来,他们还能记住这份义,听他的建议,那他肯定也会拼尽全力保这些人富贵平安。如果将来他们心中没有了义,只剩下利,那也就怪不得他绝情了。
“你们要知道,这个商盟,真正意义上,是谁的产业!”
杜构没有把话挑明,但是魏叔玉和程处嗣都听懂了。他们两个人,一个是心灵剔透,七窍玲珑。一个是大智若愚、憨厚藏妖。杜构相信,他们能听懂他的意思,就算不明白商盟未来的真正构想,也能明白商盟不是他们能插手的。一种纨绔中,顶数这两个人最能认清现实,所以,杜构今天算是给他们提个醒,也希望经过他们给其他人提个醒。如果其他人心里还有情,那以后就都还有回头的余地。
魏叔玉和程处嗣彼此看了看,彼此心里都有些沉重,以前,他们只把商盟当做摇钱树,现在杜构当头棒喝,让他们突然清醒,这是个有毒的肥肉。如果他们不能控制住自己的欲望,那将来,很可能会有一天毒发身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