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云书屋>军事历史>谋明天下> 第三章 管中窥豹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章 管中窥豹(1 / 2)

(求收藏,求推荐票,拜求读者大大的支持。)


新龙乡新龙里距离寒鸣寺二十五里地,距离安远县城三十里地。


吴宗睿和廖文儒一大早就离开寒鸣寺,前往新龙里。


结拜之后,廖文儒步履轻快,一脸轻松,吴宗睿却是忧心忡忡,一路思索。


尽管对明末的历史颇为熟悉,可真正穿越了,情况就不一样了,对于吴宗睿来说,穿越到这个时代,两眼一抹黑,有太多的未知数。


这种感觉,在行路的过程之中,已经逐渐得显露出来。


新龙里在寒鸣寺的西面,一路向西,一路荒凉。


两人行走在丘陵状的山坡之间,道路崎岖,坑坑洼洼,到处都是泥泞石块,行走需要时刻小心,稍不小心就可能摔跟头。


沿途几乎看不见什么人烟,偶尔看见道路两边的人家,不管老人青壮小孩,都是面无表情,面带菜色,神情麻木。


吴宗睿看见的寥寥数人,都是穿着脏兮兮得粗布单衣,衣不蔽体。


冬末春初,气候还有些寒冷,吴宗睿穿着棉服,还有些承受不住不时吹来的山风。


寒鸣寺所处得位置,属于城郊,距离县城仅仅五里地,按照吴宗睿的理解,这一片地域应该是有不少人家,但现实情况大大出乎他得预料,沿途几乎看不见什么人家。


“文儒,这一带你经常来吗。”


“好多次,寺里的师兄经常带我出去化缘,每次都路过这里。”


“这里是城郊地带,怎么看不见多少的人家。”


“一直都是这样,以前师兄带我出去化缘,我们大都是到县城去,要么就是到集镇,路上不会停留,这附近没有化缘的地方。”


“我记得以前不是这样啊。”


“哦,大哥说的那是好多年以前了,以前周遭也有一些人家,不过我听师兄说,这些年遭遇到太多的灾荒,好多农户家里没有粮食吃,活不下去,全家都离开了。。。”


廖文儒还没有说完,吴宗睿脑海里面冒出来一个词语:流民。


明末流民泛滥,一方面是因为天灾,气候恶劣,田地里面收获的粮食不多,根本不够吃,另一方面也是因为人祸,农民遭受灾害,还要承担赋税,实在活不下去,只好全家流浪,外出讨饭,希望能够活下去。


“县衙不管吗,各地不是设立有义仓吗,遭遇灾害就要救济百姓。”


“这我就不是很清楚了,不过我从来没有听说过官府拿出粮食救济百姓的事情。”


吴宗睿微微点头,他还想了解更多,继续开口询问了。


“文儒,你在寒鸣寺十年时间了,对周遭的情况一定很熟悉吧。”


“说不上很熟悉,大都是听师兄说的,寺里每年春季都要设立粥棚,救济周遭的百姓,不过寺里的粮食也不是很多,设立粥棚的时间不可能很长,我记得七年前设立粥棚的时候,来的人不少,后来人慢慢的减少,去年和前年来的人就更少了。”


一丝闪电,划过吴宗睿的脑海,他突然想到了一件事情,明史记载,崇祯元年四月十一日,江西赣州农民暴动,建国号永兴,暴民攻陷安远县城,劫掠钱财,知县沈克封逃走,江西巡抚洪瞻祖专门奏报,朝廷派遣大军,耗时两个月,完全镇压赣州农民暴动。


至崇祯元年十一月,陕西农民起义全面爆发,白水县王二、府谷王嘉胤、宜川王佐挂、安塞高迎祥、汉南王大梁等纷纷举旗,明末农民起义拉开了序幕。


吴宗睿的神色变得肃穆,他隐隐觉得,到了崇祯元年,大明王朝部分地方的局势,已经陷入到了无法收拾的境地,只是这些困顿混乱的局面,在史书上面没有详细的记载。


想到这里,吴宗睿再次开口。


“现在是冬末春初,寒鸣寺应该快要设立粥棚了。”


“今年就不一定了,寺里都无法维持,昨天我还听住持说,要让各位师兄离开寺院,到外面去化缘,如果不出去化缘,住持和各位师兄都没有吃的。。。”


“怎么会到这一步啊。”


廖文儒看着吴宗睿,露出奇怪的眼神。


请收藏:https://m.yunshu5.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