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京城之后,洪承畴丝毫没有耽误,为了安全起见,他取道宣府和大同等地,从延绥进入陕西,一路风餐露宿,安全抵达陕西的西安府城。
洪承畴对陕西各地很熟悉,包括陕西的诸多地方官吏,与陕西巡抚宋贤更是有着融洽的关系,所以他到陕西来,轻车熟路,不需要惊动地方官府,也不需要各级官吏前来迎接。
刚刚抵达西安府城,还没有来得及完全稳定下来,洪承畴就接到了奏报,李自成与罗汝才两路流寇离开了河南,取道潼关,先头部队已经进入陕西。
李自成和罗汝才的动作太快,洪承畴有些猝不及防,调遣驻扎在河南开封府城的大军已经来不及了,只能调动陕西镇与延绥的大军了。
李自成与罗汝才麾下的流寇号称百万人,实际兵力接近七十万人,他们攻陷了洛阳府城与南阳府城,虽然进攻开封府城受挫,但士气正旺,不管其战斗力如何,队伍太过于庞大,凭着洪承畴目前能够调遣的jūn_duì ,无法与其正面交锋。
几乎没有怎么思索,洪承畴将五省总督临时行营设立在了巡抚衙门。
巡抚衙门的前院作为五省总督临时行营,厢房则是洪承畴署理政务的地方。
一道道的调遣命令迅速的下达,陕西各镇的大军开始大规模的调动。
洪承畴常年作战,知晓需要做些什么,绝不会慌乱,他与陕西巡抚宋贤简单交换意见之后,就做出了整体的战略部署。
想要保全整个的陕西,目前来看是不可能的,首要的就是护卫西安府城,其次就是护卫延绥,延绥毕竟是边关,不能够有任何的闪失,至于说其他的府州县,只能够自保。
巡抚衙门,前院,厢房。
洪承畴独自在厢房走来走去,桌案上面摆着皇上的密旨。
按照皇上的要求,抵达西安府城之后,洪承畴才打开这道密旨,密旨上面的内容,让他目瞪口呆,震惊不已。
皇上密旨,要求洪承畴斩杀延绥总兵贺人龙,并节制贺人龙麾下的军士。
延绥总兵贺人龙归属洪承畴节制,孙传庭出任三边总督之后,为了能够顺利的剿灭流寇,稳定中原局势,皇上特旨,贺人龙依旧归洪承畴节制,进入中原参与剿灭流寇的战斗。
贺人龙被称之为贺疯子,作战勇猛,蛮横起来的时候状若疯癫,也是大明的一员悍将。
贺人龙与流寇屡次作战,几乎都获取了胜利,是流寇最为畏惧的大明将领之一。
原内阁大臣、兵马大都督杨嗣昌,曾经重用贺人龙,依托贺人龙撵走了盘踞在陕西汉中一带的李自成,尔后贺人龙跟随追击,进入了湖广,与湖广剿总兵官左良玉联合作战,几乎剿灭盘踞在湖广的张献忠及其麾下的流寇。
按说贺人龙是立下了大功,但皇上论功行赏的时候,陕西剿总兵官左良玉被敕封为平贼将军,贺人龙什么都没有得到。
自那以后,贺人龙心生怨恨,不服从杨嗣昌的调遣,在河南洛阳府城和南阳府城遭遇危险的时候,借口不出兵,导致洛阳府城和南阳府城被李自成和罗汝才攻陷,福王朱常洵和唐王朱聿镆被斩杀,原南京兵书尚书吕维祺自杀身亡,杨嗣昌负疚自尽身亡。
皇上追封杨嗣昌为太子太傅,且亲自为杨嗣昌撰写了祭文,压住了所有弹劾杨嗣昌的奏折,表明了支持杨嗣昌的态度,原兵部尚书傅宗龙被剥夺一切功名,投入大牢。
满朝文武都知道,这件事情还没有结束,皇上没有同意三司会审傅宗龙的奏折,不同意将傅宗龙弃市,这说明皇上清楚,洛阳府城、南阳府城失守、中原大乱的主要责任,并非在傅宗龙的身上。
这么大的事情,总要有人来承担责任,总要有人被杀头的。
说起来前任五省总督熊文灿,剿灭流寇不力,导致中原局势混乱,但也没有乱到如今的地步,依旧是被斩首弃市,所以这一次,一定会有人承担责任。
洪承畴想不到,最终承担主要责任的是延绥总兵贺人龙。
李自成与罗汝才进入陕西,眼看着陕西的局势就要大乱,如此关键的时刻,斩杀一名悍将,一名流寇畏惧的悍将,怎么看都是不利的,换做其他的时候,洪承畴肯定会上奏皇上,留下贺人龙的命,让其戴罪立功。
可这一次,洪承畴不敢,毕竟这是皇上的密旨,毕竟贺人龙需要承担天大的责任,如果洪承畴看不到这些,仅仅想到了贺人龙的骁勇,那么接下来他洪承畴可能背负更多的罪名。
贺人龙必须死,身为五省总督的洪承畴,就是动手之人。
五省总督府的文书早就送往庆阳府辖下的安化县,调遣贺人龙及其麾下的大军火速赶赴西安府城。
洪承畴倒是不担心贺人龙不来,毕竟贺人龙还不敢明目张胆的zaofan,也就是因为麾下有了一些军士,所以保存实力,再说了,洪承畴一直都是贺人龙的上级,这一次调集贺人龙到西安府城来,贺人龙是不会拒绝的。
三天时间过去了。
李自成和罗汝才率领的大军,没有朝着西安府城而来,他们杀向了延安府一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