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世有一条叫黑河腾冲线,就是把黑龙江的黑河一直到腾冲,扯出来一条线,这条线以东的地方是中国的主要人口分布地,占据了全部人口的百分之九十五。
这条线对司马季的谋划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他早晚要试试能不能对青藏高原进行管理,可现如今还要做好南北两方的震慑,宁州境内也是一处非常适合军管的地方。占据三江上游,一旦中南半岛出事,宁州兵马便可以立刻俯冲顺流而下进行平乱。
这样对整个帝国的布局便是,东北沈州、下来是蓟城、再下来是洛阳,然后是宁州,东北沈州震慑蒙古高原,西南宁州震慑中南半岛。占据地利,北可让蒙古高原的游牧不做乱,南可防止中南半岛的势力割据。
甚至司马季准备扩大宁州的范围,将整个云贵高原都包括进去,形成两个并立的将军府。在司马季眼中,这两个地方都很适合军管。
随后便和李山聊了聊具体的构建,“比起广大的土地,当地人口并没有多少,所以不需要和中原一样分拆成不同的州郡,这一点本王不说你也明白。也正因为人口不多,所以才需要兵民合一,毕竟将军府还需要肩负军事职责。”
事实上人口越多的州面积越小,晋朝长城以南扬州和荆州的面积也很大,同样不是什么人口大州,一个地方总共没多少人,设立这么多州郡机构干什么?都去做官?
除了人口之外,在考虑的就是地理位置,土地可以比较贫瘠,人口也可以比较少。但是必须从地图上一看就有随时拔剑出鞘的感觉,震慑各处反晋分子,维护我大晋的统治。
“你就去干,放心,女真人的社会状态,比鲜卑人好对付的多。应该是不成问题的。”司马季拍着李山的肩膀,新一版的大晋帝国地图当中,肯定会把东北加上蒙古都包括在内。普通百姓可以不知道当地的气候,但是必须知道那是大晋帝国的地方。
“李山不会说话,但是燕王既然觉得没问题,李山也会觉得能成功。”李山直接点头,燕王都说了,虽然地方足有长城以南的三分之二,可上面的人口并不多,难度比地图上看要小得多。
“记着,本王对八旗寄予厚望,你一定要好好做,一定要管住。”司马季欲言又止,最后只能给予鼓励,蒙古高原的游牧和东北的渔猎,其实有不同的特点。
除了打仗一个来去如风,一个重甲附体之外,平时的生活也不一样。蒙古人会治国么,其实从元朝的历史来看,基本上是不会。十户一把菜刀那种纯粹瞎话就不要传了,蒙古要是敢这么做,司马季毫不怀疑元朝都挺不过十年。
没有任何一个少数族群,在面对海量的主体民族时候,还会分散自己的族群遍布整个天下,北魏的首都长期都是处在平城,骑在农牧分界线上。
蒙古也是这样,灭了南宋就和没灭一样,就是端了南宋的皇室,依仗南宋的豪强继续统治南方,这就是从草原来的势力。
从辽东来的势力就明显不一样,一般他们选择进军中原的时候,几乎已经对中原有所了解了,对中原的政治情况和自身的情况都能做出评估,慕容氏南下的时候,很快就集合了一批支持者,顺手灭掉了从后赵自立的冉闵。
慕容恪秉政的时候,指挥手下中原兵马和指挥自己的鲜卑兵马一样,我大清就不用说了,满蒙一家灭明,成功之后,一个转身就满汉一家对着蒙古各大汗国开战。大清皇帝是中原汉人的叫法,人家还兼着蒙古大汗。
这手源自于我大唐皇帝身兼天可汗的手法,明显被我大清玩的更漂亮。所以要司马季看,他总觉得辽东的族群更加危险,因为这些族群会学习,所以对蒙古高原的鲜卑可以先联合统治,辽东必须要直接设立机构,我大明为了省钱裁撤奴儿干都司的骚操作,燕王绝对不会效仿,一下就变成了首都在边界,太坑了。
要不是之前收复了河套,洛阳也距离边界很近,也就是晋朝的草原势力处在分裂当中,不然面对匈奴突厥那种统一势力,几天就能被对方冲到京师城下。
这些女真骑兵让李山送回去,同时也是看着鲜卑兵马回去,毕竟一路上都是中原,难保不会出现劫掠杀人的事情,表演民族和睦归表演,该看住也要看住,这点是不能妥协的。
司马季开始把云集在司州境内的七十万大军分散出去,挑选了信得过的将军统领,一个帝国的大半军力都集中在京师周围,那肯定是不行。再说司州也养不起这么多兵马。其中还分了一遍成婚的和没成婚的士卒,成婚的回归原籍,没成婚去外州驻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