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马尔罕对现在的司马季而言,就如同一个妙龄少女在一个采花大盗面前,抵抗是没有用的,抵抗的越激烈,燕王只会造成更大的伤害。司马季完全可以做到自己想做到的任何事情,要是有时间的话,他甚至可以拆了狮身人面像再班师回朝。
在收拢了盖尔古斯以及粟特降兵之后,司马季并没有太过于着急西进,作为一个惯于切香肠的藩王,燕王从来都是做好万全的准备,才开始抡大锤。不要以为抡大锤是多么简单的工作,至少你不能砸到承重墙。
这一战结束之后,司马季很快就享受到了万民拥戴我大晋的待遇,就和之前想象的一样,什么保家卫国,就算是晋军真的是过来作威作福的侵略者,只要能打赢,一样可以变成散播文明的王师,胜利者决定一切,失败者什么都决定不了。
在刀枪面前,河中地区的各方势力,总算是明白了自己的切实处境,以及这支晋军并不是他们战胜的存在,当他们明白晋朝比他们强上太多的时候,自然而然就会配合,归根究底他们都想要生存下去。
对此司马季自然是欣然接受,他向来都不是贪心的人,对领土和人口也并非有无穷无尽的欲望,葱岭西面这些土地,在地理上已经距离中原太远。人口也不是晋人,真要贪多嚼不烂,以后割据的话到底是讨伐还是不讨伐?
讨伐的话有些得不偿失,不讨伐的话,吞并又有什么意义?就是单纯的拉仇恨?
在再次见到康居使者的时候,司马季就表达了一副和平主义者的态度,放下话道,“不论你们相信还是不相信,本王对河中这块地方其实并不感兴趣,来到这里的目的,也仅仅就是带着麾下将士见见广袤的天下,你们从头到尾见证了这一幕,就应该知道,是粟特人想动的手,本王只不过是自卫反击。”
他真的是实话实说,目前晋朝没有染指这里的实力,本土看起来很多但比历朝历代都少的人口,还要投入到南洋,要是他有我大清的人口,还和你谈个蛋,早就让你们知道什么叫生存压力激发出来的战斗力。
这个先天不足的王朝,真是拖累了自己的宏图大志,司马季有时候都在想,那些三国小说当中,动不动四面出击的战略,支撑的人口到底是哪来的?要知道三国鼎立之后,其实战争的范围已经缩小到了对峙前线,才有人口恢复的本钱。真正人口不足的时候,是各方诸侯都在的时候。那些主角刷完三国副本,就带着千万规模的人口逮谁揍谁?也不休养生息?
最后趁着慕容翰还没回来的时候,司马季顺便从带着的圣旨当中拿出来一张,填写了内容表达对康居支持上国的赞赏,现在河中各方势力被司马季逮住一顿猛揍,各个都损失不小,也正是康居国大展宏图的机会,说不定就能迎来中兴呢?
圣旨并不重要,但这张圣旨的背景非常重要,康居上下也知道此事正是扯虎皮拉大旗的机会,现在除了自己之外,各方小国部族都损失不小,要是打着晋军的旗号行事,说不定能够恢复祖先的荣光,于是前来的康居使者,简直是千恩万谢的接了司马季的圣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