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云书屋>现代都市>实力不允许我低调> 2021 未雨绸缪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2021 未雨绸缪(1 / 2)

兄弟们我又双叒叕开新书了:重启人生:我能打给十年前的自己,兄弟们帮忙收藏,给几张推荐!


以前很多家长不愿意送孩子进技校,主要是因为,某些技校在管理方面做的不太到位。


比如经常会有校园霸凌事件,和早恋的事情发生,这就让家长们很揪心。


而且大部分的技校还都面临一个问题,那就是毕业即失业。


很多技校毕业的学生,毕业之后,很少有真正的好企业愿意接受,只能自谋出路。


又有哪个家长,愿意自己的孩子一辈子打工的?


而且很多人认为工人的工作环境不太好,经常搞得自己一身黑,赚得还少,所以自然没家长愿意让孩子去当工人。


正因如此,我们的技术工人这一块才会面临断层的危险。


这一点,只要是有一线工作经历的人想必都能知道,我们的技工阶层面临什么状况。


实际上呢,也就是那些国营企业,和央企的生产线上还有一些工匠。


而在民营企业里,又哪里有什么工匠?


大多数就是打工人而已。


之所以出现这样的问题,一方面是因为分配机制的问题,导致蓝领工人和坐办公室的人员工资分配不均。


因为很多人都更信奉,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


那么当所有人都去读书了,谁来当工人,谁来种地?


那些读书不好的人,就只能去当工人,去种地。


关键是在宣传这个方面,我们做的又不太到位。


比如现在的电影电视剧,演的大多数都是城市里的灯红酒绿,又有几家去拍农民农村的生活呢?


又有谁会去拍摄工厂里的生活呢,又有那部剧的主角是工人呢?


而且大多演的都是商战之类,也没怎么去宣传过搞工业的电影电视剧。


至于那些五大三粗的工人,满脸黝黑的庄稼汉,还有黑黢黢的矿井工人,实在太不讨喜了。


正因这样的宣传越来越多,就导致很多人更愿意去读书,不愿意去当工人。


这样一来,越来越多的家长不愿意送小孩去学技工,也就在正常不过了。


另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本身我国的很多工业体系就比较落后。


就算有一些学校愿意认真教,可教给学生的也是落后于时代的技术和知识。


等到学生们出了技校,才发现他们学到的那些技术,到了工厂里根本就没用处。


因为人家工厂里用的设备,都是最新的设备,而能学到操作维修这种机械的知识,只有大学才教授。


这样一来,学生们就又不得不面临失业的局面。


而且很多技校学生能找到的工作岗位,也大多都是普通技术工人的岗位。


一般薪资也就是四五千元,而且工资涨幅还非常慢。


面对现在这样高昂的物价,这样的工资哪怕是生活在小县城都面临非常大的压力。


更何况现在这样浮躁的社会里!


再加上很多工厂的管理……真的可以用没有管理来形容。


很多工厂,尤其是私人工厂,那真的可以用无底线来形容。


招工都宁可把大把钱付给中介,付给那些劳务代理,也不愿意亲自招工。


就为了能够省掉社保,因为闹出的劳资纠纷不在少数。


这也是为什么现在很多年轻人,宁可到街头送外卖,开滴滴,也不愿意进工厂的主要原因。


而现在,肖锋办的这个技术学院,就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的。


当然他也知道,全国现在十几亿的人口,而适龄的年轻人就有两个多亿、。


想要把这两亿多年轻人全都培养成合格的技工,那不太可能。


就算能培养成功,可国内也没有那么多的工作岗位。


所以他只能是尽自己所能,培养出最多的合格技术工人。


这些技术工人,不但要适应现代的全新升级的工业体系,还要适应未来新开发出来的工业体系。


而且他这次建立这个技校,给国家和社会培养技术工人只是目的之一。


更加重要的是,他在摸索一个全新的技术工人培养体系。


可以说,自从建国之后,我们就没有这样一个合格的产业工人培养体系。


而德国和日本为啥能够迅速成功,成为全世界的工业强国。


其实靠的就是人家专业的技术工人培养体系。


而这里面就有两点最关键,一个就是通畅的上升渠道。


你要让产业工人有盼头,让他们能看到明确的晋升体系。


让他们知道,自己该朝那个方向走。


不是那种,让工人进了车间,就一眼能望到头,一眼就能看到退休的生活。


这会让工人们感到绝望。


这么讲,并不是说,让工人们成长到一定水平,就提拔成小组长,班长,然后进办公室。


请收藏:https://m.yunshu5.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