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云书屋>现代都市>实力不允许我低调> 2108 融会贯通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2108 融会贯通(1 / 2)

兄弟们我又双叒叕开新书了:重启人生:我能打给十年前的自己,兄弟们帮忙收藏,给几张推荐!


而在参与到这个项目里之后,老周更是贡献了自己所有的力量。


把他对船用内燃机的燃烧时的情况,以及在各种海况之下的工作状态,全都讲给了两个工程师。


原来一台发动机的工作情况,可绝不仅仅是喷射燃油,然后燃烧做工,推动曲轴转动那么简单。


事实上船用发动机的工况要远比那种简单模式复杂的多。


比如你的船在出海的时候,遇到风浪,船舶被巨浪摇晃的时候,你能不能保证发动机稳定工作。


甚至当风浪把你的船舶推得倾斜的时候,这时船只继续动力来脱困。


这如果发动机随着船舶与海平面都倾斜成六十度角了,你这时的发动机,还能不能正常工作?


工作效率是正常情况下的多少比例?


会不会出现工作中断的情况,什么情况又能恢复,能不能保证平稳的送油等等。


这些都是要考虑进去的,所以说船用发动机的工况可比汽车使用发动机的工况要复杂的多。


而且船舶在海上晃荡着行进的时候,发动机能不能保持稳定的工作。


这些都是要考虑进去的,而工作的时候,怎么样才能保证运转正常。


这些都是老周的经验,而像那两个学徒工程师,以前也就是在书本上了解过一些记录。


虽然也能大概靠自己想象,来模拟发动机工作的环境。


可毕竟不是那么真切,可有了老周的补充,他们对环境的了解就更加真切了。


而两位学徒工程师也展现出了让老周大吃已经的地方。


比如他们拿出了一个老周根本没见过的软件,按照老周所描述的工作环境。


在软件上进行了设定,然后让老周感到惊讶的合不拢嘴的一幕就发生了。


他们竟然可以模拟出一条十万吨的大船,然后这艘船,在各种海况下运行的图像都能模拟出来。


最关键是他们还能根据老周的描述,设置各种海浪方面的参数。


然后那条船,就在各种海浪的折腾下,持续保持工作。


并且根据老周的描述,不断设定参数,修整参数等等,把一条船的模拟工作情况模拟到最真实的情况。


而这样的工作,其实之前他们每天也都有在进行。


并且这份工作可绝不仅仅是他们一组人在进行,而是十几组人都在同时展开。


甚至还有更多,只不过那些人机不是在民用船舶上了,而是在军舰上。


大家对船只的各种工况进行记录,并且也记录着海况。


直到这个时候,老周也才明白过来,为啥船长刘大伟,虽然明知南海这边有危险。


可却依旧坚持要把船开到南海这边来了……


要知道,其实就算为了躲避之前那次暴风雨,他们可还是有很多地方可以去的。


最安全的选择就是到附近选个码头靠停,等着暴风雨过去。


可刘大伟却坚持要出海,并且还要到非咱们实控区的南海来。


这个选择,说实话让老周很不理解。


而现在他算是明白了,原来刘大伟身上很有可能背负着各种秘密任务。


就是为了收集各种数据……


而随着各种数据越搜集越多,咱们这帮工程师们,才有可能在回去之后,根据这些数据。


设计出一些布局更加合理,或者发动机更加强劲的新船出来。


在想通了这些之后,老周的工作热情就更加高涨了。


说实话他还从来没有这样全身心的投入过一项工作,而这项工作,他是打心眼里认可的。


因为他知道,这关乎到今后咱们龙国人自己设计的船。


所以他就更加认真了,每天可以说是废寝忘食的工作。


出了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之外,其他大部分时间,就都和那两个学徒泡在一起。


不光贡献了自己经验知识,还和两个学徒工也学到了不少知识。


尤其是关于这种软件的操作。


而周大伟的悟性,也是让两个学徒工大干吃惊,他们也没想到这个看似憨厚的老船工,居然这么聪明。


都已经四十岁了,可居然还有这么高的领悟能力。


甚至哪怕第一次接触这么高深的软件,可只要上手几次之后,他就知道怎么操作了。


这样的领悟能力,如果能进入大学深造一下,那绝对是个可塑之才。


可惜当年没上大学,真是太可惜了。


老周也是第一次和两人感叹,当年自己就是没怎么好好学习,所以现在他感到后悔了。


原来当年他上初中的时候,在数理化方面就表现特别优异。


可无奈在语文和英语方面,他真的表现差强人意。


而且家里也是农村的,父母对教育也不是那么重视。


请收藏:https://m.yunshu5.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