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云书屋>军事历史>锦绣三国> 第一百四十章 宋宪大败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百四十章 宋宪大败(1 / 2)

平心而论,张绣并不愿意以这种方式对待这些世家豪族们。因为首先张绣本人不是一个视人命如草芥的嗜杀滥杀之人,在骨子里张绣原本的性格更偏向于那种宽厚善良的类型。


其次,张绣和世家豪族之间的矛盾也没有到那种你死我活的地步。张绣也并没有天真地认为仅凭借武力便能消灭世家豪族整个阶层。不论怎么说,历史的潮流是任何人都逆转不了的。封建时代注定是地主阶级的时代,地主阶级必然产生豪强官僚,这是这个社会的必然规律,而个人永远改变不了社会规律,这一点哲学基础扎实的张绣是十分明白的。


那么为什么张绣明知道改变不了历史的潮流,却依然坚决的站在了世家豪族们的对立面呢?


那是因为张绣想改变的是这个国家,这个民族的运势!


就如资本主义社会必定存在周期性的经济危机这样的基本性矛盾一样,封建主义社会也照样存在周期性的基本性矛盾。这个基本矛盾便是以土地兼并为代表性的社会财富分配不均的问题。


而这个矛盾是周期性的,每一个周期的时间长短不一,但基本上其外现都是一个王朝的更迭。而身为穿越者的张绣很清楚,大名鼎鼎的黄巾起义不仅宣告了三国时代的开始,而且在深层次上也宣告着封建社会根本矛盾周期性爆发的开始!


正常情况下,这个矛盾的不断积累达到爆发以后,整个社会就会重新洗牌以达到一个新的均衡,说的外在一点,就是一个崭新王朝的开始。


而等到这个王朝经历了初期的盛世大治、中期的中兴盛况,到了后期便行就将木,这个时候矛盾多会以农民起义的形式爆发,便是另一个周期另一个王朝的开始。


从人文的角度考虑,一般往往是这个周期越长越好。汉唐宋明清之所以称作五大王朝,出现了诸如文景之治、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康乾盛世的局面,并为世人所称道,就是因为这个王朝将封建社会的根本性矛盾的周期延续的比其他王朝长一点的原因。


借用一句词,你便能理解为什么这个矛盾周期越长越好——“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朝代的更迭必然伴随着战乱,虽然这个过程是必要的,但是在其中造成平民百姓们的殇痛却是没有必要的。


而张绣十分清楚的知道,西晋统一三国之后因为采取了放纵世家门阀宗族豪强发展的政策,不仅直接导致了五胡乱华的惨剧上演,还导致了中华神州在长达三百多年的时间居然只有三十七年保持着大一统的民族发展停滞倒退期!


虽然改变不了封建时代这个社会形态,但是张绣绝不会眼睁睁让封建社会的基本周期陷入紊乱而影响到中华民族的发展前进,使得炎黄子孙多走历史的弯路。


没错,放纵士族豪强的发展使其成为可以左右民族运势的世家门阀就是历史的一道弯路,曹魏的九品中正制、孙吴的府兵制,都是这个纵容政策纲领下的产物,其后并为两晋南北朝各家王朝沿用,造就了中华历史上一段令人不忍直视人命如草芥的黑暗时代!


说到这儿,张绣的良苦用心也就明了了。我知道我阻挡不了世家豪族的崛起,杀了眼前这一批,自己手下文臣武将出身的家族也会成为下一批勋贵世家,但是我至少可以延缓世家豪族崛起的进程,可以在我延缓下来的时间中找到均衡世家豪族的另一支力量,找到历史的正道!


所以,在已经藏不住掖不下的时候,张绣选择了最极端的方式直面这一切。


八月十五,张绣部将裴元绍袭取娄县,将城中四家派遣了门客死士到吴县参战的世家豪族尽皆抄没家财,男为奴女为婢,准备一并遣往淮南服苦役!


话说张绣借了袁绍的运量船队偷渡了江东,但并没有马上归还船队。而是继续把河北船队当做自家的来用,整日来返于江东和淮南之间运送粮草辎重。在江东征调不到民夫的时候,张绣果断下令征集淮南民丁,运往江东充作车马民夫。


而被征调了的淮南民夫的劳力空缺,张绣自然是打算将那些江东的俘虏和世家豪族填补上去的。


但是次日正在攻打娄县一个豪强的坞堡的裴元绍便接到了张绣的严词训令。训诫的内容却并不是嫌裴元绍动作太大,而是嫌裴元绍放不开手脚!


就在裴元绍感觉智商不够用,体会不到张绣“放开手脚”的限度放得到底有多大的时候,那名骑着快马的信使却是主动给裴元绍支起招来。


得到授计的裴元绍大呼那信使救星!当即便按这名自称贾夫子的青年所说的,一改自己的粗暴作风,有条有理执行张绣的授意!


请收藏:https://m.yunshu5.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