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现在是家家户户都使用收割机。
原本需要好几天才能收割回家的麦子,并且收回来之后,还要石咕噜不断的碾压才能蜕壳。
但是现在呢?
只需要小半个时辰的时间,就能将麦子收回家去。
回家晒上,让老人和孩子在家里看着就可以了。
他们就可以继续去打工去。
这些地,十年不用交税。
收回来的这些粮食,简直就是白赚的啊。
这半年来,他们每月还完贷款之后,家里都有一笔剩余。
半年的时间,几乎家家,都能攒下一小笔钱。
而现在,收回粮食之后,光这些粮食,就足够他们一家人吃上两年的了。
这日子,真是越过越有盼头了啊!
……
此时,节度使府内,李淳风登门求见。
嗯?
这家伙,可是好几年没登门了。
李淳风最近很忙。
他本来学习的是风水和玄学,但是在和科学碰撞之后。
李淳风吃惊的发现,其实风水和玄学,在科学上也有很多相通之处。
平时,他都是在潜心研究。
没什么事的话,是不会登门拜访的。
而他一来,一准没有好事儿。
还记得,上一次他来,是四五年前的事儿了吧?
上一次来,他说的好像是洛阳城要发水的事儿。
这一次来,恐怕也没什么好事儿吧?
不多时,李愔命人将李淳风请到书房之内。
“淳风啊,坐下说话,这一次来,不知道又要发生什么大事儿吗?”
听到李愔的话,李淳风无奈一笑。
“师傅,在你眼里,难道我只有发生大事,才到你这里来吗?难道没有什么大事,就不会来了吗?”
闻听此言,李愔不由松下一口气来,不由说道:“没有什么大事就好,哪就好。”
然后就听李淳风说道:“我这次来,还真的有一件大事儿!”
嚯!
本王就知道!本王就知道!
你这不还是没什么大事儿就不会前来的么?
李愔不由闻到:“说吧?到底又有什么大事儿要发生?”
李淳风不由说道:“师傅,是这样的,根据我推算,在接下来半月之内,山东可能会发生一场水灾,还希望师傅早做决断。”
听到李淳风的话,李愔马上不由认真起来。
上一次,李淳风推测洛阳将会发大水。
自己及时将消息通知给了父皇,然后父皇派魏王李泰前往洛阳。
但是很遗憾,李泰根本就没把自己的话当一回事儿,结果导致洛阳的百姓,死伤一千多人。
这一次,他一定不会让这种残局发生。
李愔不由向李淳风问道:“淳风啊,这一次,你觉得灾难比五年前洛阳大水是大还是小?”
听到师傅的问话,斟酌了一番之后,李淳风不由说道:“师傅,其实,这次的水灾,只是有可能发生,并不能确定一定发生。”
“甚至也未必就是水灾,也有可能是其他的灾难。但是总之,必然会有一场灾难就是了。至于会不会比洛阳水灾更大,哪就更不知道了。”
什么?
竟然连是不是水灾都不知道?
这可是李淳风的推断,最不确定的一次了。
当然了,其实李愔自己也清楚,推测,有时候不一定会那么准的。
如果李淳风敢肯定的话,几乎是必然会有的。
但是他不敢肯定,哪就真的很难说了。
既然如此的话,李愔倒是不敢将这个消息上报给皇上。
因为一旦没有水灾发生的话,哪可是欺君之罪。
头疼了一番,李愔不由对李淳风说道:“淳风啊,这件事情为师知道了,为师会处理好的,你先下去吧!”
李淳风点了点头,对李愔说道:“好,哪徒儿先行告退。”
等李淳风走后,李愔直接查了一下公元642年的历史事件。
然后发现有一个记载。
公元642年末,高丽王武被杀,然后有大臣请求去攻打高丽国。
这时候,太宗说了一句话,说山东凋敝,从而没有攻打高丽。
山东凋敝?
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凋敝?
李愔查了半晌,也没查出真正的原由。
也就是说,山东一定会出事,但是至于是什么事,还真的不好说。
有可能是水灾,也有可能是其他的灾难。
就连史书上都没有详细的记载。
不过,是水灾的可能性,会更大一些。
如果不能确定的话,哪就没办法直接上报给父皇了。
可是,山东的百姓应该怎么办呢?
忽然间,李愔想起了一件事情。
对了,自己的胞兄李恪,现在不就是齐王,他不就在山东吗?
对了,这件事情,还是赶紧交代自己的胞兄李恪,让他做好准备。
想到这里,李愔不敢怠慢,匆忙提笔写了一封书信。
然后直接找到大唐快递,加急寄送给齐王李恪。
现在大唐快递,已经推出了特快专递业务。
可以保证信件以最快的速度送达。
当然了,这一次,李愔开启了特殊通道。
这个速度,比普通的特快专递还要更快,并且还能够确保安全。
当然了,信件再快,现在也没有空运。
最快的速度,也只能依靠火车。
所以,信件是第二天才送出去的。
但是就在当天晚上,这封信就被送到了齐王李恪身边。
看到自己弟弟的来信,齐王李恪脸上,不由露出会心的微笑。
他们兄弟两人,一年也就难得的见上一次面。
每一次,都是说不几句话,就要分离。
对自己的这位弟弟,李恪还是非常感激的。
自己的这位弟弟,曾经对他说过一句话。
哪就是让他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就可以了。
在父皇还年富力强的时候,不要去争,不要去抢。
这个时候,争是不争,不争是争。
而这几年的时间,作为齐王,李恪对自己的封地,治理的非常好。
当然了,这里面,其实没少了自己弟弟李愔的帮助。
如果没有李愔的话,他不可能能够做到这一步。
对自己的这位弟弟,李恪是完全信任,并且是非常疼爱的。
因此,在接到弟弟的来信之后,李恪非常开心。
很快的,李恪就撕开信封,取出来信。
不过,在看过信件之后,李恪却是大吃一惊。
因为在信里,李愔说道,在未来的半月之内,山东有可能遭受水灾。
当然,这个水灾并不能确定,因此他并没有上报给父皇,希望兄长能够引起警惕。
这件事情,让李恪高度重视。
因为李恪记得很清楚,五年之前,李愔就做过一次预测。
当时预测的是洛阳会发生水灾。
然后洛阳就果然发生水灾了。
而那一次,父皇派魏王李泰前往,而李泰很显然的,并不没有把李愔的话当回事儿。
最终导致洛阳被淹,死伤一千多百姓。
这一件事情,也导致李泰不受父皇待见。
这一次,李愔又做出预测。
虽然并不是很确定,也没有上报给父皇,但是李恪可不敢儿戏。
万一要是真的呢?
李恪在乎的,可不仅仅是为了博取父皇的好感。
更重要的,是为了百姓的生命财产安全啊!
想到这里,李恪不敢怠慢,也顾不得是大晚上,连忙将手下的幕僚统统召集起来。
然后和他们一起探讨如何防洪的事宜。
这时候,李恪的哪些幕僚,心里还非常疑惑。
齐王大晚上得,着急上火的把我们都叫来,还以为发生啥大事了呢!
合着就是这点小事啊?
现在可是好几天都没下雨了,看天气,最近也没有要下雨的意思。
齐王这未免太小题大做了吧?
不过,当齐王说出,这是蜀王的推测的时候,齐王的所有幕僚,都开始重视起来。
因为蜀王的推测,实在是太灵验了。
几乎每一次的推测,都是无比准确的。
上一次,魏王李泰,就是因为没有相信蜀王的推测,导致吃了一次大亏。
这一次,王爷可坚决不能犯下魏王犯的错误啊!
当下,这些幕僚,全部都无比重视起来。
他们首先将齐王的封地齐州地图,悬挂起来。
然后寻找出以往水灾的时候,最容易受灾的地区。
然后根据以往的经验,热烈地讨论了,要如何布置,如何防范,才能最好的防范水灾。
并且就连水灾过后,如何救援,如何善后的问题,都进行了最详尽的探讨。
探讨完毕之后,这些幕僚进行了分工。
把每个人需要负责哪些区域,需要他们做什么事情,都相信地安排下去。
这样一来,每个人,只负责他管理的区域就足够了。
这样,也方便事后进行追责。
而第二天一早,齐王的所有幕僚,就开始下去督促地方官员,展开防洪工作。
齐王全程监管,居中调理。
并且,齐王还给山东的其他地方官员,写信沟通,希望他们能够做好防洪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