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云书屋>军事历史>大唐第一败家子> 第七百一十九章:上官仪的疑惑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七百一十九章:上官仪的疑惑(1 / 2)

正月初一之后,各地仍然没有开工。一直过去了正月初六,才开始开工。


到正月十五闹花灯的时候,又热闹了一回。


当初都在吃元宵和放花灯,热闹无比。


当然了,这元宵,是各行政省,自己掏钱无偿发放的。


如果不是无偿发放的话,是不可能有这么多人一起吃元宵的。


毕竟,不同的民族之间,饮食差异还是很大的。


不过,既然现在无偿发放元宵,那当然是不吃白不吃了。


再者说,元宵甜甜滑滑的,十分可口,让他们吃了之后,也直竖大拇指。


不过,美中不足的是,元宵本来有好多灯谜活动的。


但是这个活动,各地基本上很少能够开展起来。


纵然开展,也是雷声大雨点小,并没有几个人参与。


没办法,毕竟,那些原住民和东斯拉夫人,汉语水平还是有限的很。


猜谜语方面,真的不在行。


占据人数绝大多数的原住民和东斯拉夫人参与不进来,这个活动,肯定就热闹不到哪儿去。


不过,现在学生已经开学。


他们正在学习汉语。


就算是那些东斯拉夫人和原住民,每日也在或主动或被动的在学习汉语。


到明年,这种情况,估计就能得到一定的改善。


随着时间的推移,效果将会越来越显著。


元宵节之后,各项工程,开始逐步步入正轨。


因为人口的急剧增长,对于矿产的开发速度,也大大加快。


像是铁矿、铜矿等等金属的开采量,也在逐步提升。


华夏国的现代机械的产量,也在逐步提升。


而随着现代化机械的增加,建设的速度,也会进一步加强。


这个过程,真的是相辅相成得。


而华夏国的建设速度,或者不敢说绝后,但绝对是空前的。


当然了,华夏国之所以能够拥有这种恐怖的发展速度。


首先是因为中华商行这十几二十年的积累,积攒了庞大的物资。


其次,三大世家的几百年积累下来的物资,他们建设的城池,可都落到华夏国手里了。


到目前为止,华夏国和大唐之间,仍然保持者密切的商业关系。


大唐对华夏国的支持,是无比巨大的。


而现在,华夏国正在同东罗马帝国,建立了亲密无间的商业伙伴关系。


华夏国将他们的粮食,还有一些商品,源源不断的运输到东罗马帝国。


从他们哪里换取来大量的矿产。


而除了矿产之外,同时还有大量的人工。


同时,可不仅仅是东罗马帝国。


当时东罗马附近的好多国家,都在从华夏国收购粮食。


因为目前来说,整个欧洲都处于中世纪的黑暗时代。


到处都缺少粮食。


只要有足够的粮食,就能换取到大量的物资。


不过,对那些国家来说,能够换取到粮食,他们已经十分满足了。


因为长时间缺乏粮食的话,可能会造成国内的动乱。


而有了粮食之后,这种动乱,就会被大大缓解,削减于无形。


正因为有着这么多的外部支持,和他们自己的内部积蓄,华夏国的建设,速度才会这么迅速。


前后只用了将近一年的时间,足以能够跟得上其他国家十年甚至几十年的发展。


而华夏国的文化教育,也并没有被快速发展拉下。


用华夏国皇上的话来说,现在华夏国是两条腿走路。


而华夏国的文武百官,对于他们的皇上的英明神武,更是有了全新的认知。


这些文武百官,百分之九十九点九九的,都是唐人。


他们饱读诗书,饱读史书。


他们十分了解一个朝代的构架和发展。


但是像华夏国发展这么快,这样的官僚体系和律法,和以前的朝代,似是而非,大相径庭。


他们完全没有已有的经验可以借鉴,只能是盲人摸象,摸着石头过河。


在这种情况下,不可避免的,会多走好多弯路。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


因为没有前人的经验可以借鉴,好多事情,都是只有不断的尝试之后,才知道那种办法是正确的,那种办法是错误的。


但是,在这种情况下,皇上慧眼如炬。


在他们要走弯路的时候,只需要随口提点一下,就能让他们免去尝试,走上正确的道路。


皇上一个人的见识,能够力压他们文武百官。


这让他们,对皇上愈加的敬畏如神明。


而其实李愔自己心里最清楚。


对那些文武百官来说,他们自然是没有任何前人的经验可以借鉴的,但是对李愔来说,他可是有大量的经验可以借鉴的。


在后世,好多城市的发展,比他们的速度,要更加的迅速和快捷。


他们的发展之中,也经历了大量的各种矛盾和问题,走过无数的弯路。


而他们走的弯路,现在就都成为李愔的借鉴。


李愔是站在后世之发展的肩膀上的,见识自然是高的了。


……


到了二月,十五个行政省内,已经各自有五六个市区之中,正在挖坑埋电线杆。


无论是原住民还是那些东斯拉夫人,都是十分的欣喜。


他们经常看电影,对华夏城,甚至对于大唐的发展,已经十分熟悉。


他们自然是知道,开始挖坑埋电线杆,自然是架电线的。


估计他们很快,就能通上电,就能点上电灯泡了。


电线架设的速度,十分快捷,前后只用了一个月左右的时间。


便将电线杆全部竖了起来,电线也全部安装上去。


接下来,就是将电线接入每家每户中了。


额,因为毕竟因为技术还不是十分成熟,科技水平还跟不上。


这个时代的电机功率,还是有些低的。


这也导致,发电的代价有些大,用电的成本比较高。


一度电,需要十文钱。


这个价格,在后世来说,绝对是十分高昂的价格了。


不过,对于这个时代的百姓来说。


虽然同样的感觉,价格是高了一些,但是他们觉得,这完全是物有所值啊。


而现在,经过将近一年的发展。


所有的百姓,都安定下来。


就算再穷的百姓家里,多少也是有着一些积蓄的。


不至于连电都点不起。


额,这一点,或许有人会觉得这不可思议,这绝对不可能。


请收藏:https://m.yunshu5.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